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08日07:13|来源:海外网|字号:
关于中国海洋局飞机在2014年新年飞近钓鱼岛,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一、对自己防空识别区的管控。
中国国防部在2013年11月公布了防空识别区,钓鱼岛涵盖其中,虽然遭到相关国家的抵制,但是中国政府与军方应该会逐渐视情况加强对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防空识别区的管控。2014年伊始,中国海洋局飞机在防空识别区内飞行,同时飞近钓鱼岛,就是具体表现。
二、警告日本,中国将先礼后兵,视情况加强管控。
最近以来,到2013年与2014年之交,日本的整体战略急速右转并指向中国调整。
10月3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与美国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3日在东京举行日美安保磋商委员会(2+2)会晤。双方表示将加强日本自卫队和美军的防卫合作,并在明年底前完成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改工作。
双方在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将着手修改16年前一度修改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确保日美同盟的可靠性。两国将在太空和网络空间等新战略领域进行合作,美国对日本政府修改关于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制定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增加防卫预算等“表示欢迎”,将与日方密切合作。美国首次明确表示了对日本“右转”的支持态度。
2012年12月4日傍晚,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正式启动。出席会议的除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官房长官菅义伟、外相岸田文雄、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四大臣之外,还有副首相兼财物大臣麻生太郎。今后四大臣会议将按照两个星期一次的频度召开,如果发生外交、安保等方面的重要事项,将随机召开。从而发挥“国安会”统筹重大事态以及外交、安保政策的核心作用。
本国内舆论认为,“国安会”赋予日本首相与首相官邸以极大权力,日本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国安会”除过直接统领日本安保、外交、防卫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之外,还赋予首相认为有必要的外交、防卫事项,首相认为有必要的重大紧急应对事项以及首相认为有必要的安保事项等权力。
应该说,日本首相权力高度整合集中的“国安会”,确实成为日本安保与防卫转型、强硬对外的基本平台。
2013年12月6日下午,日本众议院在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一份决议,对中国划设涵盖钓鱼岛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提出抗议,并要求中方立刻撤销。该决议案还称,“中国设定防空识别圈也是导致东海局势进一步紧张,甚至是威胁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危险行为。”
众议院作为更加“民主”的权力机构,对中国防空识别区明确予以对抗,并发出立刻撤销的“通牒”,这是来自日本方面非常危险的讯号。
12月17日,日本政府明确提出了着眼于中国崛起,将防卫重心从北方转移至西南诸岛的长期战略。对此,有日本媒体直截了当地认为:日本防卫已经切换成“中国模式”。
日本NHK电视台指出:针对中国一年来进出海洋这一新的安保环境,为增强“西南防卫”,日本需要保持空中力量的最佳状态。日本可能要从美国进口大约100架以上的隐形性能优良的美国第五代战机F-35以保持在空中对中国的优势。
日本的军事针对明确调整为中国,并极力最优化。
12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出席关西电视台节目时表示:由于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并涵盖钓鱼岛,所以,中日在东海空域引起冲突的可能性很大——远远大于日本海上保安厅与中国海警局的冲突可能性。安倍声称,为了避免中日东海冲突,中日需要在海上与空中建立联络机制,但是他同时否认建立联络机制会导致中日共管钓鱼岛。
12月24日,媒体消息称,称日本目前已经开始制造核武器,并可能已经拥有2—5枚50万到100万吨当量的核爆炸装置。
日本一直致力于核武器原材料的囤积,这赋予日本强大的核武基础;同时日本拥有各种和核武有关的研究院所,给予日本制造核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曾有分析称日本只需半年即可制造出核弹。
日本不仅调整防卫指向的转变、加速权力机构的整合,针对中日焦点问题大做文章,更为基本与重要的是,日本右翼鹰派领导人正在极力调动日本国内民众的民族与主义及其情绪,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这是继2006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后,再次有在任首相前往参拜。
2014年1月初,日本媒体爆出消息,日本防卫省表明2014年开始会比以往更加强硬的武力对付进入到钓鱼岛海域的中国大陆的海监船,不惜是以碰撞,甚至开火来对应。
客观地说,日本已经基本具备了积极外扩的权力结构以及民族情绪,已经具有一定凝聚力,并形成综合国力。日本拥有强大与先进的军力,传言已经在制造核弹,日本拥有惊人的核材料,庞大的科研力量······
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在的日本非常危险。这样的日本放话要对中国巡航钓鱼岛的海警船开火,这说明日本已经基本准备好和中国不惜一战——至少日本高层这么认为并基本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和日本一样宣示关于东海与钓鱼岛主权,并已经划定涵盖钓鱼岛的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中国就必须要有所表示。而2014年1月7日,中国海洋局“运-12”螺旋桨式飞机东海防空识别区飞行并飞近钓鱼岛就是具体与实际的表示。
中国在新年伊始,没有直接动用军方飞机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想在眼下过度刺激日本、给日本一定回旋余地之外,还有应该就是表示,中国将先礼后兵——有最后通牒的意味。
而这次中国动用“机身所涂编号与2012年12月中方首次飞临钓鱼岛附近空域的飞机相同”的飞机,意思就是,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与不变的。
中国的这次例行巡逻飞行之后,应该会看日本的态度与局势变化,适时增加巡逻力量并不排除动用军方战机。到那时,就真的没有一点余地了。
今天,据《参考消息》1月7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5日文章题:亚洲最糟糕的梦魇:中日战争。
让我们不要低估东亚爆发战争的机会,或是自欺欺人地认为一旦中日开战,美国仍然可以置身事外。对于西方人来说,要想洞悉这一对抗的本质或是它所裹挟的激情是很难的。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不难理解使亚洲国家相互敌视的争端。例如,东京和北京都声称对尖阁诸岛/钓鱼岛拥有主权。
根据战略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成本效益逻辑,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本网注)或斯卡伯勒礁(即我黄岩岛——本网注)并不值得任何当事国花费很多的时间或人力物力。然而,未来任何冲突的几何学特征将会比一对一的中日战争来得更为复杂。美国在保证残存的《马关条约》的履行一事上是一个不那么安静的伙伴。美国官员坚称,华盛顿对于散落于亚洲水域的这些岛屿和环礁的归属不存在私利。这种说法是对的。但是美国对于维护它自1945年以来一直主导的体系却有着重要的利益。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东京、北京和华盛顿在这一争端中都拥有至关重要的利益。三个亚洲利益攸关者都可能证明愿意为了顺应自己的心意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出巨大的投入。
从文章可以看出,美国一方面担心中日开战将使得自己不能独善其身,同时美国也很难退出的“无奈”——美国将“被逼”卷入漩涡。
客观地说,中日到底会以什么方式解决冲突,不仅关系到美国,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局势。毋庸置疑,如果中国开战,最终将改变世界格局······
(责编:牛宁)
中国防空 中国海警 中国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