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美监听门之外:私人邮件难逃“窥探”

2014年03月25日13:42|来源:海外网|字号:

\

资料图

环球网报道 自“棱镜门”曝光后,包括谷歌、微软和Facebook在内的科技公司一直呼吁美国政府调用用户信息的情况更加透明,并请求公布其监控数据 。美国《连线》杂志3月21日刊文称,针对用户隐私和国家安全孰轻孰重这一问题,各方又有不同看法。这其中涉及一系列具体问题,比如这些互联网公司本身对用户隐私窥探的程度如何?尽管目前多家科技公司已经发布了详细的“透明度报告”,具体说明美国政府调用用户信息的频率等信息,不过对于这些公司本身对用户信息的窥探频率,外界却依然不得而知。

据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技术和公民自由政策主管妮可 厄泽尔(Nicole Ozer)称,每一家大型网络公司都有详细的隐私政策,不过这些公司为了保护自身权利,通常拥有极大的权利窥探用户信息。她认为,这次的微软事件应当为用户敲响警钟。用户应当认识到,所谓的免费邮箱服务并不免费,事实上用户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日前,微软窥探邮件事件再一次将网络隐私安全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微软一位员工亚历克斯 基布卡罗(Alex Kibkalo)将一个未发行的Windows 8操作系统版本泄露给一位法国博主,而微软通过查看该博主私人邮箱,成功帮助FBI逮捕该员工。

微软泄密事件始末

根据法院的相关文件显示,微软于2012年8月18日展开了大规模的内部调查。同年9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微软Windows事业部主管史蒂文 辛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突然收到了一份匿名材料,该材料提供了事件中法国博主的Hotmail邮箱地址,并称正是该博主得到了泄露的操作系统。事实上,此前微软已经注意到这名博主,不过收到匿名材料后,微软的安全团队才真正提高警惕。微软没有选择诉诸法律,而是选择自行搜集该博主的邮件信息进行调查。

通过查看该博主的Hotmail邮箱邮件和MSN聊天记录,微软掌握了本次泄密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在去年将调查结果呈交给FBI。基布卡罗随后被逮捕。

在一份声明中,微软表示,类似的搜集信息行为只会在“最特殊的情况下”发生。不过,微软并没有透露迄今已经做过多少次这样的搜集行为。不过就在20日,微软突然宣布,将在其一年发布两次的透明度报告中首度公开其访问用户私人数据的频率。

窥探行为无人约束

本次事件暴露的最大问题在于,微软的服务条款给予其巨大的权利,使其为了执行最终用户许可协议,能够自由窥视用户信息。除了禁止用户加载盗版软件,该协议还在相当广的范围内约束用户行为,甚至包括禁止宣传“粗鄙”或是“亵渎神灵”的行为等。而这些形形色色的约束条件最终都可能成为其搜集用户信息的理由。

在接受邮件采访时,辛诺夫斯基表示,公布微软内部调查的数据将大有益处。他说,“尽管微软的确尊重用户隐私也不希望政府对相关数据进行窥探,但是微软方面很难作出保证”。

事实上,令人感到颇为遗憾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本文所采访的所有公司,包括微软、谷歌和Facebook,没有一家能够告知其内部搜集用户信息的频率,也未能告知采取了何种措施防止这种信息搜集行为的滥用。

行业现状令人担忧

信息窥探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自“棱镜”事件以来,互联网巨头们不得不花大力气重新建立起用户的信任。毕竟,如果用户不再提交真实的个人信息,这些网络公司投放针对性广告就会变得更为困难。如今,这些网络巨头们开始公开政府的窥探行径,但是对其自身的信息搜集行为却闭口不谈。

目前,微软安全团队的窥视行径已经浮出水面,但是其他公司未必不存在类似的行为。也许也该是时候听听全行业其他公司的说法了。(实习编译:房磊 审稿:陈薇)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谷歌 私人邮件 科技公司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中国航母近百名女兵亮相:青春在战位上飞扬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