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博采众长>> 正文

李世默:说出你的理想,尊重我的现实【4】

——在“面向未来的中法全球伙伴关系”论坛上的演讲

2014年03月28日11:16|来源:海外网|字号:

上个世纪初,一个叫严复的中国思想家(福建人,我的同乡)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大作《天演论》,是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影响了不止一代进步知识分子。1921年10月,中共在上海诞生3个月后他在福建去世,之前他写好了他的墓碑铭文,四个字:唯适之安。这个学贯中西、好为“帝师”的思想家一生的总结是,无任是为一人还是作为一国,一切要做得适“度”,才能获得靠得住的安宁(但不是康德的永久和平,那是不存在的)。有一位中国年轻一辈的学者见了严复的碑文四字,内心为之震撼,他竟决然改名,他就是后来在中国暴得大名的哲学家“胡适之”(取碑文中间两字)先生。

中国先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理想要适度,现实主义也要适度,士大夫一生的修练在于掌握一个“度”。而“度”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完美主义的对立。中国人传统上不追求完美、完满与绝对,对此概念向来持否定态度。这不是中国古人如孔子这样的头脑里突然蹦出来的,它们是当时中国列国经数百年血淋淋战争与外交博弈的经验总结得来的。2000多年来,中国朝代更替君王沉潜的历史都在注释这个道理。而历代士大夫无不珍视之。所谓“虽不能至(‘至’即理想完全实现),心向往之!”

当今世界国际关系以所谓的国际法为准则,而现实世界里却充满了这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现实世界有了“新加入者”,现实正在改变,准则是硬的约束,而中国“度”的概念是与时俱进的。中国人讲的“度”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和动态的“适度”,大国之间是怀抱理想,而追求一种相互调适后的相对稳定,不追求绝对的力主宰带来的绝对稳定。那其实是做不到也是不存在的。在今天犹其重要。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周边外交工作会议上强调说,中国要在处理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把握好义与利的平衡。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智慧。显然,国际关系中,义与利之间也有一个“度”,中国古人说的度真是无处不在啊。

走出历史向前看,新型大国关系也许正是中国人这个“度”的概念在国际关系上的体现:

追求一个以公平规则为范式的国际秩序;

但同时尊重和承认权利在国际社会中无法取代的地位,用尊重文化差异为原则的大国博弈来促进大国之间的合作和有效地管理他们之间的竞争及风险,尊重互相的核心利益和影响区域。

怀抱崇高的理想,同时尊重权力的规则,维护规则规范下的权利,也许这正是古老的中国思维对两位法国先贤的结合与发扬。

(责编:宋胜男、邹雅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塔列朗,大国复兴,大国博弈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盘点世界各国文艺兵和劳军拉拉队(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1901年八国联军铁蹄下沦陷的北京城

盘点香港10大豪门媳妇(组图)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