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09 13:12:00|来源:人民网|字号:
破茧腾飞
沉舟侧畔千帆过。中国停下来的时候,世界在飞。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世界空军的第一个质变时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第三代飞机的出现。直到今天,这些飞机大部分还是世界空军的主力。飞机性能的提高为空中力量质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其二是空空导弹、空地导弹、激光、电视等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使用,显著提高了空中力量进行空中作战和对地作战的能力;格斗在空中作战中的比重急剧下降。
其三是空中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专用机种的装备和使用,提高了空中力量进行合同作战的能力。空中进攻集群化。空中力量的这次质变得到了越南战争最后阶段作战和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验证。
只有中国空军沿着格斗的方向一直走下去。无论是主战装备,还是作战理论,中国空军都已经落在世界后面。其实,说中国空军没有自己独立的作战理论更贴切。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又进行了四次边境自卫反击战,三次陆上,一次海上。陆上的,中国全部是由陆军进行的;海上的,是由海军进行的。
真正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空军坚守着不打第一枪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彼不来,此不往。自始至终,作壁上观。
整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战略环境最恶劣的时代。国家四面受敌,军队枕戈待旦,是空军防御原则绝对化的一个外因。
但同样是四面受敌,同样是枕戈待旦,同样是坚守防御战略,1967年的以色列以先发制人的空中打击,6天之中把一场巨大的战争威胁粉碎在地面。
关键在观念。
观念的守旧,窒息一切创新的可能。
就像一只在茧中的蛹,不冲破茧壳,它就永远不可能飞翔。思想也是。
中国军队的思维还停留在单维空间。地面就是地面,天空就是天空。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战场就已经是立体化、一体化,但是中国军队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小小的一江山,由于它的小,而被军事理论家们遗忘成一缕光荣的云烟。
也是1979年,苏联集结6个摩步师、3个空降师、280余架运输机,陆空密切协同,一夜之间推翻阿富汗政府,一周之内控制了阿富汗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打了一场空地闪电战。
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中国空军也同时放眼全球的时候,它发现,它是全球大国中唯一的一支国土防空型的空军,除了飞机性能的变化,一切都和朝鲜战争时代类似。
从观念到体制,从理论到训练,一切都停滞着。
当世界空军已在依据飞机特点,编组预警机、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运输机、攻击机、歼击轰炸机、侦察机等空中进攻集群时,中国空军还被分成相同的方块,挂在陆军军区的编制下。
它还在想着防御防御再防御的时候,空中力量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展现出来的威力和效果都是攻击攻击再攻击。
它还在想着空战,夺取局部制空权的时候,空袭已经成为世界空中进攻的主导样式。
它还在想着以支援为主,辅助陆军进攻的时候,空地一体联合作战的理论已经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中发展成熟。
它还在想着火力战的时候,电子战和信息战已经开始成为空中战争的主宰。
当它意识到空地是一个立体化的战场的时候,战场已经扩展到太空和电子空间,并向着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方向继续延伸。
喊了多少年“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突然觉得应该反过来说。
正像刻舟求剑的故事所表达的,谁都不能永远停在历史里。
当中国空军睁开眼睛发现它错过一次世界空军质变的时期时,世界空军的第二次质变正在来到。
1981年6月的一天黄昏,美国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的托诺帕试验场的灯光一齐熄灭。接着,一座神秘的机库慢慢打开,一架黑幽幽蝙蝠状的飞行器悄无声息地滑出,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之中。这次仲夏夜里神秘的飞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直到1989年12月20日的凌晨,人们才惊慌地知道,那人造蝙蝠就是此次穿越巴拿马高度戒备的雷达系统而竟使对方毫无察觉的美军F-117A隐身战斗机。一时,各国军界被极大地震动。
1991年,F-117一马当先,第一个把炸弹投到萨达姆的总统府……
最让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是1999年的5月8日,5枚导弹击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为三位平民国葬。发射这些导弹的是一架从美国本土起飞的轰炸机,叫B-2,隐身的。
隐身飞机的问世和使用,标志着航空史上隐身阶段的来临。这是又一座崭新的里程碑。未来战争的深刻巨变在悄悄地孕育之中。
正像F-117和B-2所展现出来的特征,空中进攻力量具备了超越当前防空体系的作战能力;其次,空中武器装备与空间精确定位和侦察技术的直接结合,使空中力量显著提高了精确打击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空中力量这次质的飞跃,得到了海湾战争的有力证明。
如果说空军的第一次质变,揭示出来的趋势是,近距格斗已渐渐被超视距格斗取代的话,第二次质变则明显昭示着空战正在被空袭所取代。1991年以后的战争,空战几乎销声匿迹。
如果把空中格斗看成是肉搏的话,现代空军不仅有了用长枪杀死对方的手段,还有了一枪击中对方头颅的技术。
实际上,现代空中进攻的实质就是不再进行肉搏,而求一枪击中对方头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所有较大规模的战争,全部是一边倒的进攻者胜,防御者败。原因之一就是防御者首先被击中了头颅,而失去了肉搏的资格和机会。
历史把中国空军又一次推到50年前一样的紧急关头。
历史会让中国空军再一次一鸣惊人、惊天动地吗?
作者简介:刘亚洲,安徽宿县人,1968年参加工作,武汉大学外语系英文专业毕业。曾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空军政委、空军副政委等职务。现任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军衔。
推荐阅读
![]() |
夜间侦察,云迹,摩步师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