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国内>> 正文

医院缺的不是医德而是医责险

2014-08-14 09:15:03|来源:中国网|字号:

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完剖腹产手术后,被院方数次通知家属情况危急。丈夫在等待至无人回应后冲入手术室。却看到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含泪水没有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8月12日华声在线)

站在患者家属的立场,很难理解和接受生孩子也会死人这样的事实。但从医院的视角来看,羊水栓塞发病比较急,孕妇因此死亡的案例并非完全不可能发生。但此时此刻,重要的或许已经不仅仅是为什么会发生?还包括发生了之后怎么办?

太多类似的医疗案例显示,预案做得不到位,才有一系列的束手无策。患者将这种刺激和悲痛转换为愤怒,成为反医院人士,竭力将医院塑造成为医德败坏,没有责任心的一方。看起来,医院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所以才有这种“现在不便介绍情况”的回应,以及让患方产生了医院玩失踪的印象和想法。

太多的医疗对立和暴力往往因此发生。生命是家庭最大的财富,一旦生命体受到破坏,将意味着一种巨大的失去与灭顶之灾。而恰恰医疗是一种存在风险的活动,就像交通一样,运行次数到了一定的数量,从存在发生医疗意外,甚至是医疗事故的可能性。而在这些所有的预案中,医责险往往是最不起眼,容易被忽略,但又是最重要的一种权利保障之一。

当下,医院缺的不是医德而是医责险。一所医院的正常运行,不可能是指望医德,而更应该是制度和程序的保障。在医疗意外这种风险面前,没有医责险兜底与保障,让医患双方在敌对的利益关系下,坐下来冷静谈判,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

相反,如果做手术有医责险,发生医疗意外后,有专业的保险机构出面参与进来,替患者维权,保障失去者和受害者的权益,相信很多医疗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更多的理性维权将代替丛林法则,让更多的正义得到伸张,既能够保障患方的利益,也能够让医者得到尊敬。

但在卫计委专项调研中,“有些医疗机构表示自己医院纠纷少,一年赔不了多少钱,与其花大价钱来买保险,不如自己花钱赔。”医疗责任险保费不菲,甚至比医院自己处理还费钱,这更把医疗责任险推到“冷宫”去了。

上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司法部、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部门在京召开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电视电话会,要求到2015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率应当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90%以上。

希望这种联推能够改变这种医责险遇冷的尴尬局面,医院像要真正的太平,应该少谈医德,多推医责险,这才是真正靠谱的选择。

作者:吴帅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责险 医德 医患 医疗责任险 羊水栓塞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