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人民日报报系言论>> 正文

张悦悦:做个“知识骇客”

2014-08-15 09:10: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最近,我在回国调研的过程中访问了一位重点高校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教授。那位教授用研究生参与的课题与各式竞赛做例子,向我介绍了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我听着有趣便随口问:“那您的学生们有没有组成骇客(hacker)兴趣小组,或者有没有学生组织的骇客竞赛?”“骇客?”这个问题让老教授无比惊骇,甚至有点被冒犯的感觉。他使劲摇头说:“我的学生没有会做骇客的,他们都是很本分的学生。”

  我这才意识到这位老先生误会了我的意思,因为在他眼里,“骇客”是个负面词。我赶忙解释说,其实“骇客”这个词并没有搞破坏或者盗密的意思。“骇客精神”是旨在突破技术限制的、对科学的自由探索精神。而最近10年,随着公民科技浪潮在欧美国家的再次兴起,主动了解、利用与改进当前技术或思维体系软肋的活动都被广义地推崇为“骇客”行为,其活跃范围也已超出电子科技的圈子,涉及生物技术、健康、工程制造等诸多行业。同时,欧美各国骇客群体,在推广操作安全规范和伦理自律方面作了各种努力,以期进一步为“骇客”正名。因此至少在英国,宣称自己认同“骇客精神”已经变成时髦甚至是不乏风雅的事情了。

  这位老教授听了我的介绍,觉得新奇,但也认为这种骇客价值的回归颇具必然性,因为这种崇尚自由与自主探索的理念回归了科研的本源。这个话题说起来严肃,但骇客之所以能再次成为一种流行的亚文化,是因为它与科技的核心关联是“玩”,不过你得玩得有趣儿、有意义、有技术含量。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在美国的一个为孤儿募捐的慈善活动上遇见的Austin Wang。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募捐义卖中他以“生命之树”为主题的作品。那是一个将神经树突与DNA双螺旋结构嵌合而制作的一款折叠小书签,让人觉得智巧、实用又不乏内涵。听说这个跨界于生命科学和设计艺术的作品还曾获过加州高中的某个大奖。而我在活动现场还得知关于这个17岁男孩的一则趣事:从小喜欢家长买来的船舶、火箭或建筑等各种复杂模型。东西一到手,他一定会迅速按设计初衷的样子拼装完毕,之后再把这些模型的不同机械部件按照自己的构想进行各种重筑。他的这个调皮的爱好总会让那些原本应以华丽的身姿展览于书架上的昂贵模型变成“七拼八凑”的嫁接品,但他本人却享乐于摸索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机械功能。

  这个少年启发了我对骇客文化更深一层的理解:虽然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是通过在不断“寻找答案”的摸索中积累自己的经验,但似乎他每次要回答的“问题”不是产品说明书或者教科书上设定的,而是出自自己精灵古怪的设想。因此他喜欢探索各类知识在教条之外的用处,善于思维迁移与构建联系。如此说来,我们都应该力图做个“知识骇客”,因为知识不仅是用来知道的,也可以用来满足我们对世界的各种诉求。

  (寄自英国)

(责编: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骇客 问题 知识骇客 骇客精神 树突 培养学生 DNA双螺旋结构 生命科学 家长 火箭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