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5 09:13:06|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监狱,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是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所在。许晨、李延国的长篇报告文学《再生之门》,把自己的采访、观察和思考投向监狱,以山东省监狱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的表现为对象,生动地描述了中国这所监狱监管改造罪犯的情形及其自身在观念行动上的改变,让人感到内容新鲜,感悟颇多。两位作家在独特的题材领域的调查和表达,对于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深入变革和文明民主进程具有很好的参照作用。
山东省监狱,也有过其它地方监狱相似的发展经历,由小到大,由简陋到健全,由传统到现代,也曾经有过坎坷和曲折,但在兰俊昌、阎忠岳、杨永巨、费广和以及齐林山、齐德玉、齐晓光父子等几代人的无私付出和勇敢智慧坚持发展下,这里的面貌日益改观和进步,如今成为全中国的先进监狱典型,受到全国和世界很多国家人士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进入新世纪齐晓光监狱长主政以来,在这里开始的不少重大的符合时代和文明趋向的改变,使得山东省监狱的个性和特色更加的明显。像入监“不剃光头,取消下蹲”等不少“以人为本”、“法德结合,文明改造”、尊重犯人的尊严和权利等监管理念的形成和行动落实,使得这里原本坚硬、冰冷和干枯的日常运行情形明显有了改变。像“三像三心”、“三亲工程”、“雷锋大集”“给刑满留用人员评职称”等等活动的开展落实,就使“逃脱大王”改变了态度,“冥顽”的犯人有了转变,“痴迷”的犯人有了醒悟,犯人即将举起的屠刀上交了,导致监管进入平稳良性的运行过程。这里如今“18年未发生罪犯脱逃、凶杀、暴狱、成批疾病死亡等重大事故,连续12年无罪犯自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一直在4%以下,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监狱管理奇迹。”
中国的监狱,不仅仅是“囚禁”、“关押”和“惩罚”等按照一些传统和习惯处理罪犯的地方,还是一块“再生之地”。它坚持实行“惩罚与教育,劳动与改造”的监狱管理运行制度,目的是:促使罪犯改恶从善,真诚悔过,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这些面对犯罪者罪恶、丑行、违法行为时既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又期望通过教育和劳动改造而使其“再生”的监狱行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礼法思想和现代人权人性观念下的一种独特监管现象,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文明的趋势。
从齐晓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勇气和智慧,看到了无私和坚韧,看到了职守使命和浓厚的家国人文情怀。他是威严的狱警,也是慈祥的兄长,更是国家民族的赤子。他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将工作做到了最好,为中国的监狱赢得了很多的掌声!《再生之门》,也是打开的中国监狱之门。这里不光拘囿罪恶、丑陋,这里还在产生高端的理念和新生的人群!
这部作品,虽然追踪了山东省监狱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作家却没有写成历史文献记录,而是始终围绕着人的行动、精神来着笔,以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说话,由监狱这个幽微的地方开始,沟通了历史和时代的大背景,联系了犯罪、监管、惩罚、教育、再生等很丰富的有关国家、个人、法理、人性、人权和命运的内容,是一个面向现实和时代人生的书写,颇多有益。
囚禁 再生之门 罪犯 人权 刑释人员 民主进程 礼法 故事情节 法德 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