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法媒:中国成为世界头发制品最大出口国

2014-08-15 06:51:06|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法新社8月14日文章,原题:向非洲出口头发的中国太和县雄心勃勃 又黑又长且“有得赚”:装满头发的鼓鼓囊囊的麻袋散落安徽省太和县的大街小巷,当地农民已经帮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头发制品出口国。

  黎明时分,商贩们把来自中国各地的头发带到当地早市,与数十名买家讨价还价。双方都争得面红耳赤。“我们必须讲价,”现年35岁的刘彦文(音)5时30分就来到市场看货,“我们有一家加工头发并向海外出口的工厂。”

  某商贩打开装有数十束头发的背包称:“这都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头发。”长约20英寸的头发每公斤售价可高达5400元。

  太和县拥有400多家加工头发的公司,产品包括卷发发片、假发,以及其他将被美国人、欧洲人或非洲人戴到头上的产品。

  现年64岁的傅全国(音)上世纪70年代率先在当地“试水”,如今的他已是一头白发。“我们以前是在本地收购头发”,他说,“但现在头发来自各个国家,像马来西亚和越南等。过去做头发制品很难,我们都靠手工。现在我们已经由小变大并销往国外。”

  据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的数据,2012年中国出口的羽毛制品、假花和假发等商品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75%。看似不起眼的头发市场、作坊和工厂散落在太和县的玉米地旁。但据当地政府统计,2012年这一产业出口创收8800万美元,几乎占该县出口总额的一半。

  这是中国众多“产业集群”之一,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出口经济迅猛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众多此类专门从事某种商品生意的地区,且尤其常见于中国东部地区,如生产灯泡、袜子、打火机或胸罩扣等。

  傅的儿子——现年36岁的傅前伟(音)拥有一家公司,每年出口额约800万美元,大多出口到美国。“对(假发的)长度、稠密度和质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要求”,小傅说,“随着非洲经济增长,非洲市场也在扩大。”

  小傅表示,头发制品生产是太和县的“最大产业”,当地政府正计划专门为该产业创建一个大型工业园。

  小傅忆起上世纪80年代说:“当时能吃上大米而非玉米我们就很高兴”。如今他的公司有200多名全职员工,他还经常陪同外国客户去高档饭店吃饭。“我的钱都是从头发产业赚的,头发的价值太高了,人们都称之为‘黑金’。”(作者汤姆·汉考克,丁雨晴译)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制品生产,中国东部地区,中国出口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