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国内>> 正文

禁毒承诺书,引领娱乐圈行业准则

2014-08-15 09:14:27|来源:中国网|字号:

8月13日下午,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与北京42家经纪机构和表演团体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净化演艺界队伍,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演员孙茜代表演艺界人士宣读了倡议书,并表示要积极参加禁毒公益活动。(8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从台前的演员、歌手到幕后的编剧、导演,娱乐圈倒在毒品问题上的人不胜枚举。今年,“贵圈”更是频频爆出吸毒丑闻,仅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目前,被北京警方抓获的娱乐圈涉毒艺人就有7人。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吸毒都是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即使是仅仅持有少量毒品也将被处于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持有毒品较多的,还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由于艺人往往是公众人物,其不当行为将在社会中产出一定的仿效效应。我们并不能强求每个艺人都“德艺双馨”,但遵守法律、遵循社会底线规则,是艺人们最基本的伦理要求。然而,法律所能带给涉毒艺人的负面影响还远远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艺人因涉毒给公众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相匹配。

同时,如果让涉毒艺人可以获得和守法艺人同样的演艺机会,这对守法者也并不公平。但法律并不能强行要求所有演艺公司对涉毒艺人都一律说不。好在法律并不是唯一的社会规则,法律所难以调整的行为还可以通过行业准则、职业道德等其他社会规则进行约束。本次北京42家演艺机构共同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正是在引领良性行业准则,营造娱乐圈遵纪守法的职业氛围,值得称道。

此外,在多数情况下,演艺合同涉及特定演艺作品的制作,如一首歌、一盒专辑、一部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完成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如果在作品完成过程中,艺人因涉毒被抓获,其形象无疑将跌至谷底,这将使作品商业价值受到巨大贬损,甚至演艺公司还须临时换人,徒增制作成本。

而这些损失往往难以预期,更难以评估,演艺公司难以通过法律索赔到所有损失。如果不对艺人们进行特殊约束,如果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涉毒者,这无疑将使演艺圈行业风险无端放大。可见,拒绝涉毒艺人不仅增加了艺人们的相关违法成本,倒逼艺人增加自我约束力,远离毒品,对于演艺机构自身而言,也将起到降低行业风险的作用。

拒绝涉毒艺人对各方有百利而无一害。但目前做出公开承诺的,还仅限于北京的一些演艺机构,影响力毕竟有限。我们期望能有更多演艺机构能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尽早参与到共同抵制毒品的行动中,早些让“拒用涉毒艺人”成为业界约定俗成的行业准则,让远离毒品成为真正有约束力的艺人职业伦理,严管才是厚爱。

作者:舒锐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艺人 娱乐圈 涉毒 行业风险 治安管理处罚法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