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5 00:03:00|来源:红网|字号:
“大老虎”现形,怎么处理他留下的“墨宝”似乎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就因此陷入舆论漩涡:先是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挡住了落马“著名校友”的题词署名,后又将学校新闻网上与其有关的报道悉数删除。相比中国石油大学遮挡题字落款的“温和”做法,各地对于落马官员“墨宝”的处理方式显得更为直接,哪怕是刻在石头上,也是一个字:铲。(8月14日《北京青年报》)
哪些人有资格题字?哪些人有资格到处题字?题字,不是书法造诣深就有资格题的,而是权力和特权的产物。清除落马官员的“墨宝”,连刻在石头上的也要铲掉,这其实是铲除特权。清除“墨宝”必须要铲除特权。
你不是官员,你没有权力,谁会请你题字?看看一个个热衷于题字的货色,田凤山、成克杰、胡长清、王有杰、陈安众等,哪一个不是权高位重?诚然,这些题字的官员中,有的字确实写得好,但是要知道,请你题字的单位,绝不是因为你的字写得好,而是看重你手中的权力。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一些官员正是信奉这条官场铁律,或者到处题字,甚至到处要求题字。为啥如此热衷题字,因为权力可以直接变现。不少题字的官员,要么心安理得收“润笔费”,要么肆无忌惮搞贪腐。
不是所有官员都喜欢题字,老总理朱镕基就是典型。朱镕基曾为自己“约法三章”:不题词、不剪彩、不受礼,之后一直严格照办。当然,朱镕基也有两次“破戒”,一次是为国家会计学院题写校训“不做假账”,一次是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朱镕基的两次“破戒”,与权力毫不沾边,在世间传为美谈。
如果题字确为“墨宝”,没有染上权力色彩,没有享受特别待遇,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有多少官员的题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有多少找官员题字的单位不是在利用官员手中的权力?正因如此,清除“墨宝”必须铲除特权:一方面要严禁官员随意题字,另一方面必须坚决遏制单位找官员题字。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真正的“墨宝”翰墨飘香。
文/毛开云
墨宝,题字,破戒,润笔费,不做假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