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日媒:北旱南涝考验中国应对能力

2014-08-16 06:46: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8月16日电 据中评社编译,中国华北地区正经历严重乾旱。据官方媒体报道,河南省因乾旱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近73亿元人民币,农业损失占全部损失的97%。河南是中国粮食主产地之一。邻近的河北省也面临旱灾,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50%。与此同时,辽宁省正经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乾旱。

日本《外交学者》8月14日载文《气候变化影响中国》,文章说,在华北省份旱情严重的同时,洪水在华南肆虐。在西南地区,7月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至少34人死亡,损失达52.1亿元人民币。7月中旬,40年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威马逊”带来了更多降雨和洪水。最近,强降雨加大了云南震后重建工作的难度。就在几天前,至少12人在贵州省洪灾中丧生。

北方乾旱和南方洪水也许并不是巧合,而是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未来趋势的一部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份评估报告预测,中国西部和南部地区的极端降雨会增加,而北部地区的降雨会减少。降雨情况的变化只是气候变化对中国所构成挑战的一小部分。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2013年发布的第五份报告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对中国(以及整个亚洲)的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自然灾害可能更加频繁。供水受到黄河和长江源头冰川融化的威胁。随着用水量持续上升,供水日益紧张,缺水成为一个现实的可能性。水荒自然会影响农业,到本世纪20年代就可能出现农业缺水局面。随着温度变化造成粮食减产,粮食安全将面临进一步的威胁,尽管实际上中国部分地区也许能实现粮食增产。

此外,该委员会警告说,洪水将继续危害中国,受影响的不仅是农村,广东、上海、天津和香港等大城市也可能面临沿海洪灾的侵袭。该委员会预测,乾旱每年对东北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1亿到17亿美元之间,华北地区每年的旱灾损失约为9亿美元。

中国深刻认识到了气候变化所造成的麻烦。中国2012年发布的气候变化白皮书一开头就指出,“中国是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脆弱的国家之一”。

2014年7月8日,洛阳市区附近伊河河道内干涸龟裂的河床,今年入夏以来,河南省持续少雨,加上持续高温,水源出现严重不足,致使中西部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灾害。截至8月5日17时统计,河南省因干旱造成受灾人口1426.28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93.49万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88.68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09亿元,其中农业损失33.77亿元。

尽管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中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很难找到解决方案。当然,这种威胁使北京减少排放和探索清洁能源的工作显得更加紧迫。然而,即使大幅减少排放也无法避免历史排放所造成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将继续受到历史排放的影响。2013年底,发改委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度报告,并警告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准备不足。路透社援引该报告称,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中国本已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的影响并非存在于真空中,气候变化使“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多重压力”更加突出。中国无疑有这些“压力”,如今又面临挽回损失和减轻未来威胁的双重挑战,任重道远。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洪水,压力,联合国,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外交学者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