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日媒:国际安全问题,中国“搭便车”说法有失公允

2014-08-16 06:4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时隔11年,美国政府再度对伊拉克发动空袭,世界舆论高度关注。

海外网8月16日电 据中评社编译,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30年来中国一直在搭便车,美国仍是需要帮助时其他国家都指望的唯一超级大国。这番话引发了一场辩论:中国究竟是不是搭便车者?中国应该如何为维护国际安全作出贡献?然而,由于几个原因,奥巴马有关中国搭便车的言论显得不公平,而且具有误导性。

日本《外交学者》8月13日载文《中国没有在国际安全上搭便车》,文章说,首先,关于中国只从伊拉克进口石油、因而成为伊拉克战争最大受益者的说法是错误的。从伊拉克进口石油使伊拉克整体受益,对中国和伊拉克而言这是双赢。此外,中国在伊拉克的各种投资项目(如通信和公路)事实上也有助于稳定伊拉克局势。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贫困是伊拉克局势动荡不稳的部分根源,而贫困一定程度上又是伊拉克战争所致。

其次,美国自己曾在19世纪长期搭便车,当时美国的海军很弱。当你很弱的时候,你不得不搭一下别人的便车。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但在派兵到伊拉克这样的外国参战方面,中国军队的能力依然非常有限。

第三,更重要的问题是:是谁制造了伊拉克今天的乱局?虽然不能说美国要承担全部责任,但2003年美国作出的攻打伊拉克的决定实在是太糟糕了。因此,美国对于伊拉克当前局势负有很大责任。俗话说得好,好汉做事好汉当。事情就这么简单。此刻批评中国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中国正在用其他同样重要的方式帮助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决定空袭“伊斯兰国”是对的,中国对此没有表示反对。但是请不要忘记,轰炸不是伊拉克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应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伊拉克的国家重建上。遗憾的是,美国对此没有兴趣,也无能为力。

第四,近年来,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方面(比如维和)更趋积极。中国确实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做得更多,以提供公共产品。有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在中国看来,出于人道主义等原因,自己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这一点越来越明显。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搭便车,搭便车者,国际事务,中国没有在国际安全上搭便车,伊拉克局势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