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6 06:4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时隔11年,美国政府再度对伊拉克发动空袭,世界舆论高度关注。
海外网8月16日电 据中评社编译,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30年来中国一直在搭便车,美国仍是需要帮助时其他国家都指望的唯一超级大国。这番话引发了一场辩论:中国究竟是不是搭便车者?中国应该如何为维护国际安全作出贡献?然而,由于几个原因,奥巴马有关中国搭便车的言论显得不公平,而且具有误导性。
日本《外交学者》8月13日载文《中国没有在国际安全上搭便车》,文章说,首先,关于中国只从伊拉克进口石油、因而成为伊拉克战争最大受益者的说法是错误的。从伊拉克进口石油使伊拉克整体受益,对中国和伊拉克而言这是双赢。此外,中国在伊拉克的各种投资项目(如通信和公路)事实上也有助于稳定伊拉克局势。这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贫困是伊拉克局势动荡不稳的部分根源,而贫困一定程度上又是伊拉克战争所致。
其次,美国自己曾在19世纪长期搭便车,当时美国的海军很弱。当你很弱的时候,你不得不搭一下别人的便车。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猛,但在派兵到伊拉克这样的外国参战方面,中国军队的能力依然非常有限。
第三,更重要的问题是:是谁制造了伊拉克今天的乱局?虽然不能说美国要承担全部责任,但2003年美国作出的攻打伊拉克的决定实在是太糟糕了。因此,美国对于伊拉克当前局势负有很大责任。俗话说得好,好汉做事好汉当。事情就这么简单。此刻批评中国并非明智之举,因为中国正在用其他同样重要的方式帮助解决伊拉克问题。美国决定空袭“伊斯兰国”是对的,中国对此没有表示反对。但是请不要忘记,轰炸不是伊拉克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应该把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伊拉克的国家重建上。遗憾的是,美国对此没有兴趣,也无能为力。
第四,近年来,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方面(比如维和)更趋积极。中国确实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做得更多,以提供公共产品。有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在中国看来,出于人道主义等原因,自己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这一点越来越明显。
搭便车,搭便车者,国际事务,中国没有在国际安全上搭便车,伊拉克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