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6 09:16:00|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广受关注的平度征地纵火案,将于8月20日上午在青岛市看守所(普东)第八法庭公开审理。然而,法院的一些做法,如将庭审安排在只有30个旁听席位的青岛看守所(普东)第八法庭,以及规定每个当事人只能带一位亲属旁听等,都被指“有点反常”、“理由牵强”,只是“方便自己”。(8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为何不使用当地法院可容纳上百人的刑事大法庭,而选择把审理放在一个小法庭进行,且严格限定旁听人数,青岛中院给出的理由是,犯罪嫌疑人羁押在该所,提审比较方便。但显然,这个说法不仅没能说服律师,更在网络上引起了各种质疑,甚至是“阴谋论”的猜想。
说起来,人们之所以会如此激动、敏感,死死揪住法庭大小这样一个细节不放,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法院的相关做法的确“有点反常”,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平度纵火案发生以来,当地的一系列表现,比如800万补偿款的问题,警察抢尸的争议,以及举报人称“有官员威胁要报复我儿子”,律师开庭资料酒店被抢等,都让人们怀疑,此事背后是否有更高层级权力的介入?考虑到当前的司法现状,地方政府对于法院审判工作的干扰,人们难免会猜测这些小动作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阴谋”,相关审判能做到客观、公正吗?
平度纵火案造成了1死3伤的严重后果,注定会在中国的征地拆迁史上留下血色的一笔。对于这样一起恶性案件,依法、透明、公开、公正地进行审理,不放过一个坏人、不轻饶一个恶棍,是公众对于法院的最低要求。联系到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一再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久之后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将聚焦“依法治国”,应该说,平度纵火案的审理不仅关乎死伤者的权利能否得以伸张,同时也检验着青岛当地的法治环境,以及相关官员对于“依法治市”究竟是口头上喊喊,还是在切实践行?
平度纵火案的审理要想做到公正、服人,除了恪守相应的程序正义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拿捏,确保每一处都经得起公众舆论的审视和挑刺。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细节也反映态度,影响正义的实现。平度纵火案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后续效应,就是因为前期地方政府在一系列细节上的做法令人反感、引人联想。如果审理环节仍然这样,只图法院自己方便,不顾舆论观瞻,那么即便最终的审判结果在专业上没有问题,也会给民间留下各种口舌,余波难平。
所以,我们希望,青岛中院能够正视外界对于法庭大小、旁听人数等“细节”的关注,并采取措施积极回应,依照法治的原则、秉承专业的素养,审理好此案,还受害人一个公道,给作恶者一个教训。唯有如此,“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王垚峰)
细节,纵火案,平度,细节决定成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