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印媒:智库在中国扮演何种角色 前景如何

2014-08-18 07:23:03|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印度《新德里时报》8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智库及其对中国政策的影响 目前中国有三种类型的智库:官方政策研究机构、半官方智库及非政府智库。半官方智库一直是中国政府外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最重要组成。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到“智库的作用”。来自当局的承认和支持预示了中国智库的快速发展及影响力的不断扩大。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说,截至当年8月,中国智库数量居世界第二(426),仅次于美国(1828)

  过去10年里,随着惊人经济发展给人民共和国带来显著变化,该国智库在决策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意识到这些变化的同时,北京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挑战,由此对创新政策的需求增加,于是智库在中国崛起。

  在中国,三种趋势令智库的重要性增加。其一,集体领导制度的出现,迫使决策者通过智库寻求更多的政策合法性。其二,该国经济和金融在全球舞台上飞速崛起,在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背景下,中国需要对政策结果的分析评估及涉及金融领域的学者意见。其三,中国经济发展造就了众多利益集团,它们都试图影响政府和民意。

  目前中国智库扮演三种角色:政府顾问、研究院校的学者、公共事务领域倡导者。去年4月中国领导人强调建立现代智库的重要性,将智库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中国的外交政策智库是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它能较清晰地了解北京对当前外交挑战的看法变化。在外交政策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分析和情报方面,中国智库已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有影响力的智库可通过影响全球舆论和宣扬中方观点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它们与外国机构的交流也促进了非官方渠道的运作。某些时候,智库负责人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会被中国最高层采纳。比如“和平发展”其实就是“和平崛起”政策的变换说法。

  相比工业化民主国家的智库,中国智库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没那么公开,但其研究领域很广,这意味着中国智库对世界的影响能力正在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政府智库仍会在中国政策圈最具影响力。但独立智库在数量、水平和影响力上会逐渐上升。(乔恒译)

(责编:于川)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中国的外交政策 和平发展 和平崛起 新德里时报 软实力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热图>

最新热点>

媒体:中央巡视与专项追逃内外联动反腐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精选图片>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最美中国名校“校花”巡礼—吉林篇(高清)

阎锡山在山西的最后时光(组图)

评论|咨询|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