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10:20:34|来源:人民日报|字号:
国际金融危机正渐渐退去,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却在蔓延。这就是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吊诡之处。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教授萨默斯认为,当前美国经济是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勉强维持的。未来,供应过剩导致的通货紧缩,很可能会使美国经济进入一个实际增长率远低于增长潜力的长期停滞期。环顾全球,多数发达经济体已经显露出停滞的疲态。欧盟的通胀水平持续在0—1%之间徘徊,不少国家陷入了通缩;日本经历了“失去的20年”,悲观的学者预测,如果“安倍经济学”彻底失效,日本料将迎来“失去的30年”。
不少人简单地将增长乏力、前景不佳归因于缺少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他们认为发达国家经济之所以趋于停滞,是因为尚未迎来创新高潮。然而,回顾危机以来这几年,美、欧、日的各类创新并不少见。政府不顾债台高筑,敞开货币闸门向经济无度注水以应对危机,这是财政货币政策创新;页岩油气革命、三维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电动车竞相涌现,这是科技创新;政府和学界集体营造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同时到来的浓厚氛围,这是产业概念创新。
不过,上述种种创新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极不平衡。这体现在全球的流动性大量淤积在金融市场,金融交易火爆、资产价格泡沫浮现,实体经济却受益不多。发达国家消费仍较清淡,储蓄率有走高之势;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却热衷于将现金用于金融投机。科技创新没能带动产业创新,反而成为金融炒作的明星,欧洲央行破天荒实施隔夜存款负利率也没能阻止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热情。如此,恰似病人吃了药,药没被完全吸收又被吐了出来。经济增长停滞因此无从出现根本性好转。
由此可见,危机以来的创新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未打通经济循环的“任督二脉”。例如,美欧金融行业遇危机,政府花钱来解救。本已经制定好的监管法规、标准可以打折、退让甚至暂时搁置。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已经暴露出经济金融运行当中的诸多缺陷,但各大央行还是寄望于依靠传统金融渠道向实体经济输血、注资,政府部门则指望金融市场和金融部门能慧眼识珠推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暴露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传导方式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导致发达国家试图用一两个宏观政策上的妙招促进经济全面增长变得异常困难。
诚然,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市场经过漫长的试错过程,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资源配置模式,随后经济也会触底反弹。但这一过程恰恰也与系统性经济增长放缓相伴随。看来,发达国家要想彻底摆脱增长低迷态势,或许只能老老实实在进行系统性革新和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修补和根除国际金融危机暴露的“病灶”,构建虚拟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径。
国际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经济金融 任督二脉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 长期停滞 科技创新 美国经济 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