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港媒:中国的魅力攻势 外交政策由硬变柔

2014-10-11 07:33:40|来源:环球时报|字号:

  香港“中美聚焦网”10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的新魅力攻势 经过数年对一些亚洲邻国奉行强硬政策后,近几个月来,有迹象表明中国开始采取一种更加缓和的做法。明显例子就是北京决定从越南附近争议海域撤走石油钻台。河内并非遇到此类和解姿态的唯一国家。中国还对韩国发起魅力攻势。北京甚至谨慎试探着与印日改善关系。

  总的看,中国外交的调子明显没一年前那么尖锐和对抗了。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一视同仁对待。比如对马尼拉,北京就没表现出妥协之意。但无疑,整体上北京对邻国的态度如今不像从前那么生硬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为何会有这种路线修正,更不清楚为何发生在这时。有两种可能解释。

  一是,北京只是在继续自负与和解交替的长期战略。我们以前见过此类模式,比如对台湾的政策变化。北京目前在东亚的较为软性的做法,可能只是反映了一种类似的、“周期性”政策变化,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中国领导人或许估量出,他们高度自负的行为有些过火了,特别是过去几年涉及南海和东海问题时。种种迹象表明那种政策遭遇到反弹。不仅美军向西太“再平衡”,华盛顿还竭力争取地区国家支持一种事实上的对华遏制。中国有充分动机打乱一个旨在牵制其权力的潜在非正式同盟网。魅力攻势应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

  但问题在于,近来北京对合作外交的热衷,只是反映了短期的战术改变,抑或长期的审慎调整?前一种解读的理由是,虽然北京在经济政策方面已不再是共产主义,但在政治政策上仍笃信列宁主义——其中一个重要信条是,若刺刀插入遇到软东西就继续用力,遇到钢铁则抽回。北京或许认为,之前做法遭到来自美国的钢铁及不断扩大的美国同盟。但也有可能中国领导人认定高度自负起到反效果,若想维持和平并继续享有在全球社会中的巨大经济利益,中国需要长期的战略转变。

  对于北京的(新)魅力攻势,我们可能一时不会有明确答案。但美国及其盟友应注意对此作出正面反应,不要无谓地逼迫北京或者制造新的紧张。(作者特德·卡朋特是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恒译)

(责编: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外交政策 港媒 魅力 周期性 攻势 钢铁 对华遏制 共产主义 战术 领导人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全国多地遇“霾”触响警报(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图片故事:家在南疆 瓜果飘香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