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榜单出炉 瑞士高校为何表现突出

2014-10-11 11:15: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11日电 据香港大公网报道,近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期刊》发布了2014—2015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位于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大学分别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香港有4所高校进入前200名,比去年增加1所,其中香港大学排43位。内地有3所高校进入前200名,比去年增加1所,其中北大排名48,清华排名第49。

  包括上海交大、QS等世界大学排行榜在内,英美大学都在榜单上占据统治地位。然而,有这样一位闯入者──瑞士。只有八百万人口的瑞士有两所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入qs排行榜的前20名,有7所大学同时在泰晤士报大学排行榜和qs排行榜进入前200名。

  这样的成绩比许多经济更成功、更大的国家都要出色。那么,瑞士高等教育方面的成功秘诀何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这些排行榜是如何排名的。这三家知名的大学排行榜都设置了一系列的衡量指标。qs排行榜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学术声誉(基于问卷调查,40%),其次是师生比(20%),教师平均引用率(20%),雇主评价(基于问卷调查,10%),国际生比率(5%)和国际教师比率(5%)。

  瑞士高校的成功部分地折射出这个国家在研究方面的高投入:将gdp的2.2%用于发展科研,这一数字是欧盟成员国平均数(1.1%)的两倍。

  qs调研总监本索特则称,位于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给瑞士的科研机构带来许多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的机会,瑞士的大学因此受益良多。他说这“极大地放大了他们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瑞士顶尖大学在科研方面的优秀表现确保了它们可以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一流教工,从而帮助他们在特定领域内做得更加出色。位于西欧中心的地理位置也使得瑞士对于国际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颇具吸引力:它拥有5个国家作为屏障,有3种官方语言(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因此,瑞士的大学里,有21%的学生来自国外。

  都柏林技术学院分管科研的艾伦哈泽尔科恩指出,瑞士的大小赋予其国际教师方面的优势:“如果你是一个小国家,你很可能有更多的人在其他国家获得博士学位。”

  像许多qs排行榜上前20名的学校一样,瑞士联邦理工和洛桑联邦理工都侧重技术和科学方面。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倾向于用英文发表研究成果,而且qs测评时参考的斯高帕斯数据库也更欢迎英文的作品,这为侧重科学的研究机构带来优势──人文学科领域的学者通常更喜欢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发表文章。

  科学家们通常也喜欢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人文类的学者则更喜欢把研究成果发表在书中或者干脆作为专著出版,而这些并不在斯高帕斯数据库的收录范围之中。这又为侧重理工类的大学带来了优势。德国高等教育中心主任弗兰克希格尔说:“如果你是一所人文类的大学,那么你就永远不要想进入qs排行榜了。”

  一些学者高度质疑排行榜上的某些指标。哈泽尔科恩指出,国际生的比例高,只能损伤大学的质量,而非提高之。而教职员工的引用率作为大学教与学的衡量指标,它的有用性也遭到了质疑。哈泽尔科恩将其描述为“完全无意义的、关于质量的争议性指标”。而索特称“师生比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如果你准备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术支持时,这一数据就更有必要”。

  排名的最大困难是晕轮效应。用教育学院国际高等教育教授西蒙马金森的话说是“现有声誉会主导判断”。他说:“新的大学难以追上最顶尖的那一批学校,这正是因为声誉持续循环,从而保护了它们的位置;声誉保持研究资金的不断流入,高质量的学生和教师也愿意加入,这又进一步保证了大学的质量。”

  那么,还有其他衡量大学的方法吗?马金森认为莱登排行是可行的。该排行使用单一而非聚合的指标,并且以数据得出而非通过调查,从而提供了一个更精确地衡量大学研究表现的方法论。

  排名当然是诱人的,但是综合不同指标的测量有其危险性:我们忽略了各个独立领域彼此间存在的重要性不同。我们同时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风险:各个大学和国家变得如此关注排名,从而花费大量精力去努力提高自己排行榜上的某些指标,但它们却忽略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究竟如何。

  相关新闻:2014-2015《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

  排名显示,前十二的大学均来自英美国家,前三位依次是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

  美国大学在该排名中继续占据优势,前10位中占7席、前20名中占15席。但在入围前200名的美国大学总数从去年的77所减少至74所。

  亚洲地区有24所高校进入200强,比去年多4所,其中东京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进入世界前25名,分别位于23名和25名。

  中国内地有3所大学进入前200名,比去年增加1所。北京大学排名从第45位下滑到第48位,清华大学上升一位,排至第49名。复旦大学进入前200强,排名193位。

  中国香港有4所大学进入前200强,比去年增加1所。其中香港大学的全球排名仍然保持在第43位,而香港科技大学从第57位上升至第51位。另外,香港中文大学排名第129位,香港城市大学第192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编辑菲尔·贝蒂表示,东亚地区顶尖大学继续在排名中显示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许多西方的大学因缺乏公共资金而失去优势,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在全球知识经济中面临明显退步的风险,60%的美国大学在今年的榜单中排名下滑。

  贝蒂说,中国继续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名校排名中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进展,“我们现在看到更多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在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付出了坚定且令人敬佩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在其他大学那里也获得了回报”。

  进入前400名的中国内地高校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大学。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用教学、科研、知识传递、国际视野4个方面的13项指标衡量大学综合实力,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

(责编:刘国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全国多地遇“霾”触响警报(组图)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度公开(高清)

图片故事:环球小姐训练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