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海外舆论>> 正文

港媒:杨洁篪克里对话助推下月“习奥会”

2014-10-24 07:34:3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23日电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日前访问美国并同美国国务卿举行“非正式对话”,中美双方均重视下月在北京召开的两国元首会晤。

对此,日本《外交官》杂志认为,杨洁篪与克里的会晤为下月即将举行的“习奥会”奠定了基调,为了让中美关系发展平稳,双方应把合作镶嵌在“离本国遥远地区”的多边合作中去。文章编译如下:

上周,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拜访了美国国务卿克里的家乡——马萨诸赛州的波士顿。

正如国家安全顾问苏珊 赖斯上月访华一样,最近两次的中美高层会晤都是奥巴马总统11月访华的前期工作,奥巴马将出席11月在北京召开的APEC峰会,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这是习奥二人继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后的第二次峰会。

有趣的是,杨洁篪和克里的会面被有意安排为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据美国国务院一名资深官员透露,克里邀请杨洁篪到他家里做客表现出“非凡的姿态”,使之成为二人之间“史无前例且充实的对话”。美方希望把“安纳伯格庄园”的精神引入到这次对话中,以非正式的小组讨论取代传统对话模式,即“公式化的对话”。

美国方面认为,鉴于中美在很多议题上存在分歧,因而当磋商进入人权、网络空间和南海等“问题区域”时,非正式对话模式会起到效果,在传统的对话中,双方只能做意见交换,而这名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则认为:“传统对话方式是不够的,仅仅是重申以往的立场,而通过这一次非正式的会面,相信克里国务卿和杨洁篪国务委员都已发现新的模式能在不侵犯对方立场的前提下让对话取得更多进展”。

虽然,美国官方一再警示此次对话只是促进中美合作进程的一个步骤,在很多议题上并不对进展抱有期望,然而,对话本身已经为11月的“习马会”奠定了基调。

双方此次商讨的包括朝核问题、人权以及经贸关系等中美长期关注的议题,也有新近引起全球关注的埃博拉疫情、“伊斯兰国”等,中美似乎在新兴议题上较容易形成共识,而在香港“占中”、南海争端等议题上,杨洁篪再次阐述了中方的原则立场,这些让双方的谈话似乎又回到了传统的模式,即“公式化地交换各方立场”。

在应对埃博拉疫情的问题上,中美同意将扩大合作,杨洁篪和克里会面结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随即召开记者会称:“我们已准备和美方扩大合作层面,尽可能发挥我方长处,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一道帮助非洲度过难关”。

反恐方面,尽管中方承诺加大反恐力度,但却对加入打击“伊斯兰国”阵营继续保持犹豫,在秦刚主持的记者会上,他甚至没有提到“伊斯兰国”议题,而是宏观地概括中美在未来反恐合作上的发展潜力,另外,克里和国务院已表示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争取到中方的合作是美国的外交优先考虑方向。

最有趣的是阿富汗议题,阿富汗稳定是美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该国新任总统贾尼能够顺利接棒卡尔扎伊,更是克里从中调解的呕心之作,因此,美国国务院把阿富汗稳定列为此次中美合作议程的第二大议题,仅次于埃博拉。然而,中国外交部的声明中根本没有提到阿富汗,鉴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中美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合作就变成了敏感议题,中国官媒重点报道同一时间在伊斯兰堡举办的“中阿巴‘二轨’三方对话”,忽略了中美在阿富汗稳定议题上的相关报道。

此次杨洁篪和克里的非正式会晤,再次证明未来中美合作发展的趋势是“离家远的共识就多”,在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和应对中东的恐怖分子等问题上,北京和华盛顿的观点几乎达到一致,但在朝核以及南海争端等问题上,中美的立场和利益则是各自发散的。

因此就目前来看,两国双边合作的基础还是得应倚重在、镶嵌在那些离中美都很遥远地区的“多边合作”上。 

(责编:王书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杨洁篪 克里 对话模式 对话方式 外交官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香港“占中”者继续集结与警方对抗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18岁女大学生为高额学费做脱衣舞娘(组图)

图片故事:环球小姐训练营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