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滚动

海外网海外网>>评论>> 正文

杨雪冬:“新乡贤”培养不容易

2014-11-01 09:39:00|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字号: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国人也有着悠久漫长的家园文化传统。农村的分化和衰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也出台了各种政策,投入了各类资源,力图使农村能够“看得见青山,留得住绿水,记得住乡愁”。但是,各种输入性支持,都因为“人一茬一茬离开农村”而失去了落实的基点。包括青壮劳力在内的农村精英的不断流出,许多农村里只留下“386199”人群,甚至一些中西部农村重新出现了“光棍村”。

振兴农村,关键在人。建设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客观地说,这种提法比起以前倡导的“富人治村”、“能人治村”以及“资本下乡”等更有文化气息,但是这种接续中国传统乡贤文化的举措如何落到实处,还值得商榷。

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是农耕社会和静态不变的农村,出去做官、经商的乡村精英,因为父母、家族、故居、祠堂等的存在,出于落叶归根、光宗耀祖、守望相助等心理,以告老还乡、资助义学、义庄等方式来回馈桑梓。而当代农村处于快速的变化过程之中,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个人与故乡之间的联系纽带正在削弱,这也意味着许多人对于故乡的情感更多地停留在想象、回忆甚至上辈的言谈中,失去了具体实现的载体。

首先,现在农村人口多是举家流出,带着孩子,带上父母。即便是留守儿童,也会尽量带出乡村。对于年轻人来说,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激烈冲击和吸引,使得他们更向往城市里的生活。而那些在外有所成就的人,更愿意将父母接到身边,或者尽孝,或者让父母分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俗话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举家的流动,使得许多人与故乡的血缘纽带逐渐弱化了。

其次,农村的快速合并和城镇化,一步步蚕食着维系故乡情的空间载体。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说,中国自然村落每天在以80-100个的速度消失。许多地方政府出于不同理由,在大力推动村庄合并。对于许多人来说,不仅熟悉的街道、店铺、生活的空间在消失和改变,可能连故乡的名字都写入了历史档案之中。中国人对故乡的情感往往要寄托于具体的物象上,比如“洪洞的大槐树”,村口的牌楼。而这些具体的物象在许多地方的城市化中都几乎没有保存的可能。现在回乡,不仅儿童相见不相识,更找不到旧时堂间燕。

第三,培养乡贤的机制在蜕化。所谓乡贤,必是农村自己培养出来的精英。传统社会的学堂,当代的农村小学就是这样的培养机制。由于人口外流以及一刀切式的“并校”措施,使得许多农村没有了小学。儿童从一开始读书就离开家乡,然后越读越远,他们对家乡的情感失去了从小就培养的机会。此外,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涣散,黑恶势力抬头,好人好事式微。

中国的农村问题是系统性、结构性的。对“新乡贤”的鼓励和倡导,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但对于许多已经缺乏成长条件的乡村而言,培养新乡贤或让乡贤回乡,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是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责编:邱天人)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留守儿童,培养机制,新乡贤,光棍村,386199

评论时政国际娱乐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香港“占中”者继续集结与警方对抗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闭月羞花金发女模地铁走红引万人热追

传潘粤明董洁已复合搬回爱巢(图)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