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9 12:35:00|来源:新京报|字号:
摘要:文化要告诉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
1986年,高仓健(左一)应中国电影家协会邀请来华访问,并参观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婉拒《英雄》后,高仓健出演了张艺谋为其量身打造的影片《千里走单骑》。
高仓健可以算是中国内地最早的国民偶像,《追捕》《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中沉默寡言却又深情满满的硬汉形象让当时充斥屏幕的奶油小生无处遁形,也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温情日本,他是所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无以言表的文化符号。“你如果是猎手,我愿让你的弓箭穿透我的胸膛。”他的上海影迷曾千里寄相思,以诗作表达对他的热爱,而这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首,时常在家中拿出来回味。2005年,已经74岁的高仓健主演了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为他晚年的艺术人生画上了浓重的一笔,正如他所说“比起分别,相逢更重要”,他很庆幸邂逅过这些中国面孔。
《追捕》效应
杜丘是那个年代的择偶标准
1978年,高仓健主演的经典日本侦探片《追捕》在中国内地上映。作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部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外国电影,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气势恢宏的配乐,震撼了整整一代人,改变了当时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思考,而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杜丘更是成为前所未有的国民偶像。米色风衣、黑色墨镜、坚毅冷峻的面庞,都是他独一无二的标志。
男性观众争相模仿他的着装风格,竖起衣领、沉默寡言;女性观众则以充满男子汉气概的他为审美标准寻觅男朋友,身高1.8米是基本要求;称那些反应迟钝的朋友为横路敬二(片中角色)也成了流行一时的口头禅。“朝仓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现在轮到你了”等影片经典台词和桥段,后来还多次被相声、小品模仿搬上曲艺舞台,如侯耀文、石富宽的《戏曲漫谈》,马季、唐杰忠的《诗情画意》,李金斗、王文友的《搞对象》,刘伟、冯巩的《搭配协会》等。
此外,该片直接催生了日本推理小说在中国的出版热,尤其是电影文学。据统计,1979至1989的十年期间,国内出版日本推理小说的出版社至少有四十家,书目超百种,日本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松本清张等人就是在当时被中国读者熟知的。
之后,由高仓健主演的《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夜叉》等在国内掀起一阵观影风潮,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人的日本观。1986年,应中国电影家协会邀请高仓健来我国访问,并参观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代“言”人
他叫毕克,中国的“高仓健”
除了每一个深入人心的电影角色,以深沉浑厚而有力道的嗓音为高仓健“代言”的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毕克,也因此而被中国观众所熟知。毕克曾在1991年2月的《大众电影》里,写下1986年他与高仓健见面时的情景:“他非常感谢我为他配音,除了在看电影时伸大拇指外,座谈发言时,也站起来深深地鞠躬。我当时引用一句成语叫‘爱屋及乌’。其实厂里对于剧本翻译有一句话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家对每一句台词都反复推敲。”在《追捕》《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兆治的酒馆》《海峡》等影片中,毕克的声音与高仓健坚毅的形象完美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听到这个声音,观众们就会条件反射地将其与高仓健等同起来。
2000年,高仓健还专程托人问候远在上海的毕克,希望他能为自己的新作《铁道员》配音。接到消息后,已患有严重支气管炎的毕克还是满心欢喜。他尽心研究剧本,在家用录音机试录台词,但由于疾病导致的肺功能萎缩让他呼吸急促,还不时需要吸氧,“勉强去配,会损伤高仓健先生塑造的形象;自己都不能通过,怎么能拿出来给别人听。”无奈之中,毕克只得放弃了这次合作。
2001年3月23日,毕克因肺功能衰竭在上海病逝。高仓健得知后给上译厂发去唁电:“突闻噩耗,一时竟无言以对。未能再度相见,不胜遗憾。衷心祈祷冥福。”并依照日本香祭习俗,寄来了一盒包装精致的香炷,让毕克的家属代他在逝者遗像前点燃。
大牌粉丝
《英雄》被拒,张艺谋自觉“庸俗”
不过,真正让高仓健走到中国观众面前的还是那部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千里走单骑》(2005年)。高仓健曾在他的访谈录《我为何主演中国电影》中回忆,那是199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的中日电影节,由德间书店老社长、电影制作人德间康牵头请张艺谋和巩俐吃午饭,并提出一起合作电影的计划,曾多次表示高仓健是“自己年轻时偶像”的张艺谋欣然答应。2000年,张艺谋电影《幸福时光》在日本首映,前来观影的高仓健带来鲜花祝贺,合作计划被再次提上议程。张艺谋本打算在拍《英雄》(2002年)时邀请高仓健加盟,还专门为他写了“无语”的角色,但遭到了拒绝。张艺谋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来高仓健对大制作电影并不感冒,反而是《一个都不能少》更能打动他的心,“我觉得自己特别庸俗!当时他拒绝我的时候还很怕伤害我,鼓了很大的勇气,送我走时,还把自己的衣服脱了披在我的身上。”
于是在《英雄》《十面埋伏》两部商业大片后,张艺谋为高仓健量身打造了《千里走单骑》。这部影片中,除了高仓健,全部起用非专业演员。虽然台词鲜少,却塑造出了一个隐忍勇敢的父亲形象。当时日本NHK电视台将高仓健在云南丽江拍摄的全部经历制作成了纪录片《高仓健遇到的中国》,“即使数百年之后村子不存在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这部电影了解这个村子”,在接受采访时拍摄取景地的村长尤为动情:“也能知道高仓健曾经到这里拍过电影。”拍摄结束不久,村子被洪水淹没,高仓健为村民送来了信和向日葵的种子,村民们还在荒地上种了一块花田来纪念高仓健。他在给村民的信里写到:“文化要告诉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比起分别,相逢更重要。”
高仓健,1986年,日本推理小说,千里走单骑,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