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06:5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不会很快废除,这符合中国高教界的实际,但为了提高“集成效益”,则在投入的方式上恐怕非改革不可。 |
11月中旬,一段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某校内会议上的讲话视频在网上流传,其中提到:“现在国家把‘985工程’、‘211工程’取消了……”这立即被当作教育部将取消“211”“985”工程建设的小道消息流出。已经成为国内重点大学分档标准的“211”与“985”一旦改革,势必成为国内高校的一场“地震”。
辟谣来得很快。11月13日,教育部就在官方微博上回应“不存在废除‘211工程’、‘985工程’的情况”。然而舆论并未因此平息。
就在教育部辟谣的同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周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没听到这方面消息,但我坚决赞成取消这种‘杀贫济富’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周烈所在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北京少数非“211”的知名院校。反观湖南大学(211)校长赵悦宇就表示“985、211工程正面作用巨大”。
11月14日,《新京报》发表评论《今后能否不再搞“985”“211”工程》:“因为这些工程、计划,是行政部门按行政计划思路管理高等教育,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明确要求,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腾讯网“今日话题”也呼吁:“985、211院校的存在,确实阻碍了教育公平,应该引起重视了。”
11月14日以后,各家媒体关注热度有所降低。然而到了11月18日,新华社一篇题为《科研经费拨款相差超20倍 “211 985”的“金帽子”有多重?》的报道,又将此话题重新拉回舆论视野。
该文直接将“211”“ 985”造成的科研经费不均摆上台面:“2013年,作为‘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3倍多。”
文末还特别提到,“211和 985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已经基本完成使命”。此句被《河南商报》在转载时直接用作标题。考虑到新华社的官方背景,这不由得让人认为这可能透露出某种“风向”。
其实早在13日教育部辟谣时,《南方都市报》就已经嗅到了一丝气味:“‘避免重复交叉’、‘提高集成效益’等表述显示,‘211工程’、‘985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也存在一些弊端。”
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部的“辟谣”和民间关于改革的猜测都未必是错的。南都就指出,“高校985工程、211工程不会很快废除,这符合中国高教界的实际,但为了提高“集成效益”,则在投入的方式上恐怕非改革不可”;而另一方面也如《新京报》所言,“要消除集结在985、211上的问题,重在消除它背后的行政计划思维”,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那也没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舆论讨论中,见于媒体的报道或言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改革。在腾讯专题的调查中,也有78%的网友投票支持“应该取消985、211高校”。无论新华社是否在“吹风”,可以肯定的是社会舆论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
早在今年6月,教育部在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计划时就曾提出,“211”“985”高校也可以申请转为职校。可见改革并非没有铺垫,可以相信,曾帮助一批国内高校快速发展的“211”“985”也将会在改革中克服曾经留下的弊端。(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11 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