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2 13:33: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2月2日电 据新浪娱乐报道 打着“全球首档台网联动社交生存真人秀”名头的《百万粉丝》上周末首播,全国网收视率0.63,份额3.66。这个节目实际上是根据西班牙的模式《I want to have a million friends》制作,该模式曾经获得2010年戛纳电视节的跨媒介内容大奖,原版内容酷有新意。但从目前国内版情况来看,此类台网联动的尝试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与制作理念上的革新。
目前《百万粉丝》遭遇到的最要害制约,在于节目受你懂的缘故,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播。这种无法同步的微博互动时空错位,使得节目最具魅力的部分被阉割。台网联动,本来的核心在于两种媒介的融通与无缝联结,两者互为节目内容的重要构成。同时,越来越多观众的收视习惯已经从原先的单向获取内容到双向交流的方式,从弹幕视频到弹幕电影的演变,正是这种转变的最好诠释。但如果在相关政策没有改变的可能下,节目组更多只能考量变通方法来弥补这种缺憾——毕竟这样的影响不是任何人一己之力所能改变的。
除了不可控因素之外,《百万粉丝》可以从自身修正完善的部分还有很多。最为突出的问题即找准目标受众并有的放矢形成节目风格。在首期的节目中,明显有着例如徐冬梅咬手苦撑平板洪宏星义气相让,选手集体给李迪过生日这样讨中老年女性观众的洒狗血桥段,而对于节目异于其他节目的核心关键——对于互联网工具的使用反而最大程度上被弱化了,让人心生疑窦“互联网社交生存”何从说起?这固然可以理解为是节目组对于播出平台受众的妥协(毕竟目前来说大妈们还是电视节目的收视主力),但真想做成一档“现象级”节目,只有极致追求,没有中庸道路可言。至少希望,在之后节目的规则设置和后期剪辑中,把“互联网社交生存”的成分加重,明确针对互联网世代进行内容编排,而不是还摇摆在迎合哪部分观众的纠结中。
其实《百万粉丝》节目本质说白了就是一档经营策略类生存游戏,打个不算很贴切的比方就好比是我们小时候玩的《大富翁》。只不过《大富翁》的核心是玩家用原始资金买地投资抽命运玩道具,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资金如滚雪球一般,把其他对手搞破产。只不过到了《百万粉丝》中,资金变成了能量值,获得能量值的途径变成了完成网络社交任务。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能量值的获得与消耗环节设计的更加丰富和戏剧性也是节目的看点,譬如增加权利反转的环节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回想下当初的我们为何被《大富翁》所深深吸引,就能理解只有当《百万粉丝》中给选手创造故事和命运多样性发展的空间,才会让这个节目更具有可看性。
能量值 百万粉丝 大富翁 生存游戏 网络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