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14:34:00|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将心比心,不能苛刻黄洋父母的宽恕,此时的一封忏悔信和一家人的赎罪很难化解他们的痛。 |
林森浩一审现场
在二审将要开庭之际,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复旦投毒案又成为焦点,有媒体曝出“复旦投毒案”当事人林森浩亲笔书写道歉信,向黄洋父母寻求原谅。据了解,此道歉信实为2014年3月14日道歉信的原件。黄洋父亲表示没见到这封信,表示“我们全家是不会原谅的。”据了解,此前为了给儿子赎罪,2014年清明节前夕林森浩的父亲第二次赶往黄洋老家四川自贡,但最终仍未见到黄洋父母。黄洋父亲坚持要求一命偿一命。
黄洋父母失去了儿子,陷入永远的痛苦和仇恨中。林家父亲充满愧疚地为儿子赎罪,也陷入将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这是投毒案悲剧的延续。当然能理解黄洋亲人的“不会原谅”,也能理解林森浩父亲为儿子求生的赎罪努力,投毒案在两个家庭中留下了无法消弭的阴影和仇恨,杀子之恨,很难寄望于一封道歉信和一场赎罪之旅可以带来宽恕。
此情此景的沉重,让人想起了10年前的马家爵案。为了赎罪,马加爵的父母和姐姐、奶奶4人来到梧州市蝶山区夏郢镇周睦村,向“云大命案”受害者邵瑞杰的家属道歉。但邵家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客人”,邵氏双亲将马家人拒之门外,马家4人包括年迈的奶奶冒雨下跪1个多小时,终于感动了邵氏家人,同意短暂见面,但还是不能面对马家人,坚决不让马家人进入家门。不知道10年后马家人如何了,那些受害者家属如何了,沉积在心中的忏悔和仇恨是不是还像当年那样强烈?我相信,起码这时候邵家人已经能够面对马家人了。
仇恨需要在时间的沉寂中化解,宽恕只可能交给时间,这时候媒体和舆论对两家人的过度关注,只会渲染仇恨。当年的药家鑫案,就在舆论的推波助澜中不断强化彼此的敌意,两家并非不可以和解,并非不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弥补,可律师在前台的积极造势和悲情渲染,舆论的火上浇油,网络的围观起哄,“药家鑫不死,法律就死了”的舆论审判,对“农民”和“军二代”身份的炒作,加深着彼此的误解和仇恨,使宽恕与和解根本没有可能。我想,到了今天纠缠在他们心中的仍然会是咬牙切齿的仇恨。
对这样的投毒案悲剧,媒体需要“新闻”,网络需要“看点”,围观者需要有震撼的“细节”和能吸引眼球的“噱头”。涌动在黄洋父母心中的,可能是强烈的复仇冲动。这时候最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舆论需要克制对“仇恨”的消费而给双方家庭一个和解的空间,法律需要远离喧嚣舆论从而作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冷静判决,当事人需要弱化仇恨意识而冷静地接受法律的公正判决。
将心比心,不能苛刻黄洋父母的宽恕,此时的一封忏悔信和一家人的赎罪很难化解他们的痛。但宽恕并非毫无可能,我想讲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3年多前《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这个故事让人读着眼中满含泪水,心中又充满了温暖、感动和触及灵魂的震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伟大的母亲,6年前,张艳伟的儿子因见义勇为被人杀死,这个日夜思念爱子的悲痛欲绝的母亲,给儿子写了6年的信,每天在儿子墓前念。在经历了对杀人犯刻骨的恨后,她最终选择了宽恕,接受了调解原谅了那个杀人犯,一个跟他儿子一样被母亲疼爱的年轻人。
那连续写了6年的2000多封信让人震撼,这些信见证了母爱的伟大;更让人震撼的是她的宽恕,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竟然原谅了夺去爱子生命的杀人犯。有人这样形容这个母亲:她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一个在流血,一个在宽恕——是的,被感动击中的我们,能看到母亲那流血的心。
痛不欲生的她曾经和家人在法庭打出“杀人偿命,血债血还”的横幅,流着泪高喊口号,她希望法官明白一个母亲“流着血的失子之痛”,希望“主犯能立马枪毙”。让她最终选择宽恕的是,也许是时间的力量,也许是凶手奶奶跪在她面前“希望留孙子一命”的哀求眼神,也许是在隔着阴阳两界与儿子通信时的感触。有一天给儿子写信时,宽恕的念头突然一闪而过:“如果这个杀人的年轻人被处死,是不是又会多一个老人,像自己一样生不如死?”
我们不能苛求黄洋的父母也去像这个母亲那样选择宽恕,于情于理于法,都无法苛求。很少有人能解开这种心结并超越这种仇恨,在时间还没解开心结的时候这种要求是残酷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他们安静,让他们远离舆论场的喧嚣,宽恕只有在时间的沉寂中才有可能。(曹林)
仇恨 黄洋 复旦 宽恕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