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10:28:02|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2月9日电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2014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12月8日在北京召开。台湾佛光大学社会系教授林信华在会上发言表示,选举后,台湾民众的生活、心态值得关注,面对台湾社会存在的困境,两岸交流政党并非唯一渠道,应增加其他方面的交流。
林信华指出,选举后,我们要思考台湾民众到底在想什么?贫富差距,台湾民众感受很深,虽然数据反映不出来。
林信华称,台湾民众生活的共同性主要表现,每天台湾人的生活都是达成自己的目的,有强烈的目的取向。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低,台湾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性越来越低。
而台湾民众生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行动上,有抗争、论述的倾向。长期被殖民,民众内心底层有种抗争的倾向,对日本、国民党、大陆有抗争性。台湾民众,容易被导入政治漩涡。林信华指出,台湾人有集体械斗的个性,跟政党的竞争结合在一起的时,形成政治复杂局势。
林信华认为,台湾民众关心的是工作问题、子女父母的照顾问题、公共交通物价等,这些都是老百姓生活24小时的历程。而民众讨厌的是蓝绿问题、国民党的问题、政党竞争问题等,百姓对这些已经到了忍受的极限。另外,台湾社会贫富差异、媒体乱象、世代对立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林信华建议,大陆要跟台湾民众一起考虑公共问题。两岸交流政党并非唯一渠道,而且其实不很稳定。这个渠道与百姓一直有距离。而且,夹杂着商业利益,在政治中游荡,过去行得通,现在越来越不行了。
林信华表示,针对媒体乱象,两岸媒体能否有更多交流?新世代更替,两岸青年大学生,现在关心国家大事的越来越少。能否放开,青年之间更多对话,这对两岸的交流有更大帮助。
林信华指出,现在台湾面临四个困境。1.台湾的年轻人越来越没有豪气。输不起,不敢往外闯。大陆也越来越难做,不知道台湾的年轻人的想法以及如何与他们接触。2.台湾现在有偏安一隅的趋向,台湾的整个社会气质氛围都有这种趋势。3.台湾较于大陆,没有深厚的文化根基,这是台湾的乱象根源。有人说中国文化保存最好是台湾,但其实台湾的文化根基很薄。4.台湾的国际化、全球化限制,北京很多外国人,而在台北很少看到。
台湾民众 选举 台湾社会 台湾政局 社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