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3 11:47:02|来源:人民网|字号:
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前,解放军军乐团团长邹锐接受了人民网记者采访。据他介绍,此次国家公祭仪式上的两首乐曲创编均由该乐团完成,乐曲在表达悲哀情绪的同时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骨气。
邹锐说,本次公祭仪式解放军军乐团创编的两首乐曲一首由《安魂曲》改编,另一首由著名作曲家王和声创作。“我们把编配以后的乐曲叫做为“国家公祭日”所做的《作品之一》及《作品之二》。
对于《作品之一》的创编过程,邹锐称,刚听到《安魂曲》,觉得曲调特别哀伤,它是用下行的半音表现一种悲哀的情绪。“在改编的时候我们曾经想把南京因素、江南因素融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邹锐坦言,后来编配的时候选择了军鼓,使得音乐的骨架更加立体。音乐是情绪的表达,更是精神的寄托。“作为军人艺术家,我们认为在悲哀的同时,音乐中应该有一种骨气。抗日战争是给人民带来很多灾难,但是灾难之后,应当体现中华民族的骨气。”
因此,《作品之一》旋律在遵循原曲的前提下,对整体音乐的架构、音乐的合成叠置都进行了改编,特别中间有段小号的散板,该曲曲式是两段或者三段式,无限循环,预计时长2分钟左右,表达就一种悲哀的情绪。据了解,《安魂曲》的改编者是80后的作曲家郭思达。邹锐说,刚开始团里还担心郭思达没有经历、没有年龄的沉淀。“这次在纪念馆彩排时听效果很好,说明他作品改编得好,也说明他成熟了。”
在谈及《作品之二》的创作灵感时,邹锐称这个音乐除了带有悲愤的情绪以外,同时更有一种前仆后继、坚定信念的感觉。(姚媛)
乐曲 安魂曲 邹锐 军乐团 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