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出租车行业沉疴需用“简政放权”之猛药

2015-01-12 07:17:5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许经营的管理机制没有改变,行政之手扼住了出租车市场的喉咙,出租车市场就无法实现由市场做主,出租车司机就只能在利益夹缝中艰难生存。

20130418110808272.jpg

近来多地接连发生的出租车停运事件,掀起了又一轮反出租车行业垄断的高潮。而近日,发生在南京的大规模怠工、停运事件,更是备受公众关注。这一次的消极对抗,会最终撼动固化已久的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吗?又能否唤醒政府啃“硬骨头”的改革决心呢?

透过媒体报道,可见出租车行业停摆对城市民生影响之大,而因罢运抗议引发的打砸出租车事件,更是影响到了社会安定。可类似场景却间歇性地重演,根源上恐怕是因为出租车行业的体制机制弊端根深蒂固——垄断格局不变,管理逻辑转变必然有限,利益博弈无法对等,对抗也就取代了对话。

尽管每次对抗都会促使一些措施的出台,但这只是化解出租车司机怨气的权宜之计,改革并未触及灵魂和根本。事件平息之后,打车依然很难,服务水平依然很差,司机依然要背负着沉重的“份子钱”压力……原因再简单不过,特许经营的管理机制没有改变,行政之手扼住了出租车市场的喉咙,出租车市场就无法实现由市场做主,出租车司机就只能在利益夹缝中艰难生存。

“数量严控不顾市场需求”、“定价全靠政府调整”、“公司管理成本一笔乱账”,近期新华社炮轰出租车行业垄断“三宗罪”。媒体呼吁对垄断经营权开刀,告别“掌握经营权就能坐享其成”的垄断暴利时代,让市场更加开放。

只是,出租车司机罢运的消极抵抗,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的“火力全开”,真能推动出租车行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吗?从南京官方的回应来看,与罢运司机的所谓“对话”,恐怕又要重复之前的解决模式——通过将成本转嫁到民众身上的手段平息事端,垄断的格局或将持续下去,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依然牢固,丝毫无损。

隔靴搔痒,注定于事无补,即便是平息了罢运事件,也并不代表着潜藏在出租车市场里的深层矛盾得到解决。只有祭出“简政放权”的手术刀,才能够有效地切除“毒瘤”。当然,要对垄断土壤深厚的出租车行业“简政放权”,或并非易事,要让既得利益者放弃甜美的蛋糕,更是难上加难。但去沉疴就必须用猛药,要释放被利益绑架的市场和民生,就必须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

市场的格局在变,政府管理的逻辑焉能顽固僵化?为了满足既得利益者的私利,难道要置城市治理和民生之急等公共利益于不顾吗?撬动既得利益,让行政权力干预之手从出租车市场松开,市场释放了活力,民生才有活力,背负着沉重“份子钱”压力的出租车司机才有活路。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简政放权”的脚步声中,出租车行业没有理由置身改革事外,让既得利益持续吞噬公平,让陈旧的利益格局继续扼制市场活力。废除出租车特许经营,探索多元化运营方式,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也许是个残酷的事实。但是对于市场和民生而言,却是由来已久的期待。

    (时言平,媒体时评人,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邱天人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