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知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在北大深圳医院去世,终年33岁。据悉,姚贝娜早在2011年患乳腺癌,并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2014年乳腺癌复发,12月26日入住医院特诊科,前几日转入ICU进行抢救,终究于近日不治。
美好的事物逝去,总是令人感伤。作为在2013年《中国好声音》被人熟知的歌手,姚贝娜的罹患癌症经历在当时就获得了观众们的同情与赞叹。如今忽然逝世,怎不令人扼腕痛惜。微博上有无数网友表达哀思。
《新京报》评论版在次日无限惋惜:“这位1981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曾获得无数荣耀和辉煌的年轻歌手,并没有如她歌曲中所唱的那样‘狠下心,蹚过火,重生在缝补过的躯壳’,她走了,带着无数人的热爱和遗憾。”
《钱江晚报》更是不吝溢美:“一旦认清了你的爱,生命的意义就是围绕你的爱而旋转,姚贝娜为了自己的生命之爱而唱,在病痛的残忍中继续唱。人们看到她的生命陨落却只能无可奈何的伤感。”
《新周刊》微博引用了姚贝娜的歌词《心火》,此时此刻,再恰当不过:我是短暂的花朵,也是最长久的琥珀,总有美好要借我寄托……为了心 扬起火,愿意豁出命去搏。能令我死而无憾的,才让我真快乐。我的心 就是火,燃烧在每一首我唱的歌,听到的人为我证明了,这世界我来过。
假如哀悼能够一直如此单纯,那么世界上一定能够少却许多争端。然而,不止一大波舆论纷争才刚刚开始。
“消费死者”的界线在哪里?
在姚贝娜逝世当晚,就有消息称,姚贝娜停止呼吸之后,深圳晚报三位记者“伪装”成姚贝娜主治大夫的助手“进入太平间拍摄”(后澄清为进入临时手术室,拍摄眼角膜摘除)。这种极端的“狗仔”行为,立即触犯了众怒。微博上97%的网友投票“无底线,应当谴责”。
18日,深圳晚报发布致歉声明,确认该报记者曾进入临时手术室拍摄眼角膜手术过程,称“当亲属表示拍照不妥时,记者当即删除了所有照片,此举获得姚父谅解”。
但批判大潮不仅已不可阻挡。《钱江晚报》评论员高路说:“在姚贝娜这件事上,新闻伦理告诉我们,你有报道的权利,但没有打扰伤害家人的权利;你有守在门口打听消息的权利,但你没有闯进去,拿起相机一顿猛拍的权利。尊重职业操守和人伦法理是底线,任何人都不能逾越。”
连一贯给人以“高冷”印象的《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称:“作为‘船头的瞭望者’,新闻记者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但记者在做出职业行为的每一瞬间,同样必须严守法律法规,遵从公序良俗。即便面对的是公众人物,也需要坚守底线,在满足公众知情权与保护个人隐私之间,权衡取舍。”
接着,连同进入太平间在内,娱乐媒体守候在病房外“等姚贝娜死”,并提前预告姚贝娜将逝世消息的行为也一并挨批。被称为“消费姚贝娜”。
《京华时报》谴责这是“娱乐至死”:“一些人听风就是雨,拿别人的生老病死制造病毒式传播,一方面满足自己“娱乐至死”的低级趣味,另一方面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微博上更是有一篇 “记者等着姚贝娜死”的文章指责媒体迫不急待地要“消费他人的不幸”。对此,《钱江晚报》的另一位评论员戎国强则反过来提醒“慎用道德这把手术刀”。他说,读完有疑问:“要是姚贝娜病房外没有一个记者呢?要是报纸版面上没有关于姚贝娜的一个字呢?是不是就可以免受道德指责了?”
戎国强认为这种指责、讨伐的方式,是“诛心”: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方便,省力,被诛者左右不是,去或不去医院釆访都应该被谴责,而自己永远正确,永远立于道德高地。
“利益交换”罗生门未平
尽管“偷拍”被传得沸沸扬扬,但,在姚贝娜生前签约的华谊兄弟音乐,却在关注另一件事。
早在“偷拍”传出时,就有风传此举得逞是因为执行角膜移植的主刀医生被“某晚报”搞定。而17日上午,深圳晚报登出已同其他基金会联合设立“姚贝娜光明基金”的消息。其中联合的相关公益组织里还包括为姚贝娜摘除眼角膜的医生姚晓明的“晓明眼库基金”。
公益人士才让多吉在《新京报》撰文认为:“让人不得不怀疑:移植医生姚晓明‘背信弃义’与‘某晚报’的合作,也许是因为某晚报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与移植医生姚晓明合作成立“姚贝娜光明基金”以及为姚晓明提供募款的宣传。”
华谊音乐也在17日发表声明:“17日下午深圳晚报在未经家人及公司了解及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以姚贝娜光明基金的名义向社会募集捐款的行为,我们已与深圳晚报第一时间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马上撤销此公告。姚贝娜家人及所属公司从未授权成立该基金项目,更未授权以此基金名义向公众募捐。”
作为签约公司,制止以旗下艺人名义的利益攫取,倒也理所应当。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深圳晚报》同时深陷两个漩涡(偷拍、成立基金),但华谊音乐的声明对“偷拍”一事只字未提。
不过,据搜狐总编辑吴晨光的微博爆料,深圳晚报认为遭到了“造谣”:“来自接近深圳晚报高层的人士透露:……明日追悼会结束后,他们将公布深圳晚报姚贝娜事件所有事实真相,并保留对造谣者法律追诉的权利。”“澎湃”认为,深圳晚报若提出诉讼,华谊兄弟或成被告。
看来,这出“罗生门”还将继续。无论结果如何,恐怕都不能免于再次造成伤害。
在娱乐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恐怕很少有名人能够享受如高仓健般由家人等“头七”之后才公布消息的待遇。公众当然想了解娱乐明星的动向,生死也并非完全隐私的内容,故报道本非失宜。然而如何在“消费死者”与“报道新闻”之间取得平衡,恐怕还费一番思量。(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