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金台2号】贫富分化的窟窿只能一砖一砖堵

2015-01-23 06:37:16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t0161a808c7a0b5eacf.jpg

日前发布的2014年经济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实现了“六连降”。这一系数主要反映不同社会群体,对财富占有的集中程度。其数值分布于0-1之间,越高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社会成员贫富差距越大。从国际来看,警戒线一般设在0.4左右。应当说,“六连降”来之不易,是宏观调控更注重质量与结构的结果,但绝对值上评判,两极分化的现状仍然令人揪心。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尤其是有产者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大家对贫富分化的表现形式,较为熟悉,没有太多的分歧。目前争议的焦点是,分化的形成原因,究竟何在?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还是区域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是贪腐、寻租导致的利益固化,还是资产价格带来的马太效应?搞不清楚背后的成因,就无法缩小基尼系数、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决定分配。一定的分配关系,最终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私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资本与劳动存在完全的对立和剥削,贫富的分化无可避免;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以按劳分配为主要方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贫富的分化可以有效控制。但在实践中,一些私有化程度比我们高的经济体,反倒取得了更低的基尼系数,原因何在?

原来,经典理论假定的是,其他条件相对不变,只进行所有制层面的比较,方可成立。然而,各国的发展阶段、自然禀赋、法治程度,差异非常大。譬如尚处于转型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的法治化程度不高,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规则,也加剧了分配不公,劳动者的收入被“二次虹吸”进了腐败分子的腰包。因此,缩小收入差距的第一“砖”,就在市场经济的法治化。

理想中的法治经济,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尽职裁判,似乎符合一些人“各尽其能”的分配观。但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利润最大化是在商言商的必然选择,相比资本的收入份额,劳动的收入份额总会“慢半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拿起税收的杠杆,高收入者、特别是大量房产与资产的囤积者,要照章纳税,通过转移支付,还利于普通劳动者。这是缩小收入差距的第二块“砖”。

这两步,资本主义国家都走过,很多政策手段比我们还娴熟,一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反过来,如何能在这个敏感问题上,更多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另一块有分量的“砖”,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相对资方,劳方似乎天然少些谈判权,比如对农民工工资的拖欠,最低工资制度的名存实亡,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同虚设。这些,需要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等非政府组织,有所作为。

再进一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公有制、国有企业应当有更多更见效的责任担当。有最新研究显示,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占有全球48%的财富,紧随其后的19%富人控制着余下46%的财富。哪怕前边几步都认真走好,基尼系数的下降想必也有限。“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解决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砖”,最终还得到所有制层面去寻找。

可以说,这是我们最强的信心,也是最痛的痛点。当前的国企改革,包括对高管严苛的“限薪令”,对利润上缴比例的提高,起到了均贫富的作用,可是与群众的期望相比较,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企业贪腐严重,动辄窝案、巨贪,公帑沦为私人的提款机,有的企业挟垄断之威与民争利,思淫逸、倡奢靡,收入压下一丁点便哭爹喊娘,非但未成收入差距的紧致霜,反而成了膨化剂。

对此,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方面给国企戴上紧箍咒,规范内部的收入分配,超额利润则由全民共享。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努力把非公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公有制经济的公平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获得更多工资福利,更多的初次分配。只有将“共和国长子”从保温箱里拉出来,经风雨、见彩虹,荫庇全民,才是社会主义中国真正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出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差距过大,同样也不是。共同富裕,是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是中国梦最本质的底色。只要有耐心、有决心,一步一步走下去,一砖一砖堵下去,贫富分化的窟窿定会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文/周人杰)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关键词:贫富分化,窟窿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