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中国政府内政外交的一切政策讯号,无不引发中外媒体的关注。对台政策亦是热度颇高的一个观察点。两岸关系发展到今时今日,奔流向前之势不容质疑,然而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中复杂、敏感的因素也日渐呈现。两岸关系发展自破冰之后,被视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期。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又一次发表了重要讲话。
3月4日下午,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与台联委员联组会议时发表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讲话,即“我们应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
可以说,讲话展现了大陆对台政策前所未有的自信姿态,这种自信源于对两岸关系历史现状更深刻的把握。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强调了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径,早已为两岸同胞耳熟能详,更是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脉相承。两岸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害,这样的道理不必赘述。习近平讲话中再次重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传达出了这样的讯息——无论两岸关系面临怎样的新形势,大陆对台工作的战略方针都不会发生改变。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珍惜成果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这并不是套话。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败选,台湾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下降,加之2016临近,民进党两岸政策依旧摇摆,岛内民众都很关注两岸关系的轨迹会不会变。说的更直白一点,假使2016岛内再一次实现政党轮替,大陆对台政策会不会变?习近平讲话重申四个“坚定不移”,重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台湾同胞最有现实针对性的回应,也是给台湾同胞吃了定心丸。
自信还在于握住了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习近平在讲话中以一整段来谈“九二共识”和“台独”问题。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是两岸互信不断增强、两岸关系稳步向前的“定海神针”。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画下的这个“底线”,不是大陆利己的武断决策,而是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也得到了广大两岸民众的认同。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台独”分裂活动则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要不跨越大陆对台政策的“底线”,习近平强调,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都不会存在障碍,充分显现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诚意和善意。重申“九二共识”和反“台独”的底线,在今天亦有现实意义。弦外之音,2016年“大选”蓝绿无论谁胜选,都必须务实面对“九二共识”,没有模糊和躲闪的空间。
习近平在讲话中高度自信并不意味着盲目乐观。习近平近年来的多次讲话中都谈到,要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两岸关系中还存在着历史遗留问题,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在3月4日的讲话中他指出,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大陆发展进步,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自信也是大陆对两岸关系未来前景的信心。
信心来自于血脉、文化割不断的历史渊源;信心来自于两岸交流越来越紧密的现实关联;信心来自于对台政策始终把民众福祉放在首位的一贯立场;信心更来自于两岸民意对同胞、骨肉、荣辱与共的体认。
习近平的讲话既展现高度自信,也诚意满满,强调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无论是道明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还是清楚画下“底线”,目的就是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强调了三个“共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两岸关系的主体是两岸民众,因此大陆对台政策的自信还在于其以民为本的根本出发点。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办好事;听取基层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台湾年轻人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大陆对台政策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只为能够扩大台湾基层民众在两岸交流与发展中的受益面和获得感。
大陆对台政策自信温情,还在于它规划的是两岸的美好未来和复兴。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一家亲,呼吁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复兴是人类美好温情的梦。在实现这个梦的路上,正如习近平所言,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真情,我们有耐心,但更有信心,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文/细雨烹茶)
本文为海外网“港台腔”(微信ID:gangtaiqianghktw)栏目原创,如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放眼两岸三地局势走向,独家评论港台时事热点,港台腔还有更多精彩分析。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