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楼快快”,滥用了“新常态”

2015-03-19 10:25:0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事实上,这种动辄大鸣大放,一味追求高大上、眼球效应的观念和思维,正是“新常态”需要摈弃的东西。求真务实,求稳重质,才是正确的“新常态”思维。

楼快快.jpg

最近,一段名为“一天三层,中国新常态”的视频在网络上很火。这段视频浓缩了长沙一栋57层高楼在19天内建成的过程。如此快的建造速度,不仅让网友惊呼“神速”,且喻之为“楼快快”。不过更多的声音,则是在质疑:如此高速建造的建筑,质量过关吗?有人敢住到大楼里去吗?

建筑方的回答,是楼房质量靠谱,“符合国家标准”。而建造之所以如此高速,是因为采用的不是传统施工模式,而是采用钢结构全装配模式。建筑采用可持续建筑模块化材料,90%的工程量在工厂内完成,视频所记录的只是安装时间,而非建筑时间。有建筑领域的专家也表示,相关参数经过严格计算,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估计在这场“速度风波”的推动下,公众对于这种新建造技术,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内心的疑虑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只是,以速度制造噱头来吸引眼球的方式,怎么看,似乎都与当下的环境格格不入。尤其是视频取名为“中国新常态”,更是显得刺眼。很显然,这是对“新常态”的误解,更是对“新常态”一词的滥用。

中国正在走近“新常态”,“新常态”也是当下的热词。那么何为“新常态”呢?包括“楼快快”视频的制作者在内的不少人,未必真正理解。但很显然,“新常态”并不只是个时髦的词,更是一种发展的新姿态,格局的新形态,改革的新状态。

“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而稳中求进,注重质量,是进入新周期的中国经济的节奏和步调。也就是说,要适应新常态,就要放弃对速度的盲目迷恋,在高质的基础上追求高效。

不能理解“新常态”,动辄往“新常态”靠,以制造某种“高大上”的感觉,不仅容易闹笑话,还可能制造误解。长沙“楼快快”的这段视频,就是滥用“新常态”的典型案例。如果真的理解和适应新常态,就不会把速度当做噱头,而是在质量上扎实基础,在获得公众信任上下功夫——毕竟,这种让人超乎常态的速度,需要有耐心的说服和强有力的解释,才能让民众心安。

思想还停留在盲目追求速度的时代,却挂起了“新常态”的招牌,“楼快快”给人留下的,只是无知者的印象。事实上,这种动辄大鸣大放,一味追求高大上、眼球效应的观念和思维,正是“新常态”需要摈弃的东西。求真务实,求稳重质,才是正确的“新常态”思维。当然,“新常态”并非不在乎速度,之所以定调为“中高速”,目的正是为了强化因为盲目追求速度而牺牲掉的质量和安全。19天的时间,建造了57层的高楼,这是新的建造技术的常态速度吗?还是为了博得眼球,只在乎速度?

有专家称,这样的建筑方式已经很成熟了,美国、欧洲等国家很早就在采用,国内一线知名开发商也在大规模使用,“不过,他们没像这家公司一样,集中人力、强调速度,所以没有视频中令人震惊的视觉感受。”为了追求视觉冲击,过度强调速度,本来靠谱成熟的技术,会不会在对速度的迷恋中出现偏差呢?难免不让人心生疑虑。

凭借建得快、拆得快、建筑材料可持续使用等优势,装配式的建造模式也许会成为常态,但“楼快快”这种为博眼球而制造的高速效应,怕是无法适应“新常态”。运用成熟的建造新技术而提升的速度可以被接受,但为了盲目追求速度而加速,会越来越不被理解,而以速度作为推广的噱头,也会越来越不适应这个时代。

中国正进入“新常态”,再以所谓“中国速度”来吸引眼球,恐怕不合时宜了,也是不适应“新常态”的表现。

(时言平,媒体评论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