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习近平用干部的思路和动向

2015-04-07 22:05:4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走进习内心的好官,还有很多——  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郑九万、范仲淹、郑板桥、杜甫、于谦、贾大山、谷文昌、吕玉兰、王伯祥、包公,等等。6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来过兰考,并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概括焦裕禄精神。

  【学习小组按】

  今天(4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位置刊登了社长杨振武领衔的一篇文章《三十四年后的追寻 “四有”书记谷文昌》,并配发评论员文章《闻鼙鼓而思良将》;4版则有整版深度报道《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

  熟悉党报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闻鼙鼓而思良将”,就是信号的核心内容。战鼓已响,中国正迈入“四个全面”的新时代,“我们的事业需要千万个谷文昌”,他是“四有”干部的楷模——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谷文昌本是河南林县一个石匠。林县盛产石匠,他们干的最牛一件事,是修了红旗渠。谷文昌,则是南下福建东山县当了县委书记,带领当地群众种树。他和焦裕禄一样,都是“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对这个谷石匠,习近平念念不忘。走进习内心的好官,还有很多——

  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郑九万、范仲淹、郑板桥、杜甫、于谦、贾大山、谷文昌、吕玉兰、王伯祥、包公,等等。综合来看,这些官员,虽大都级别不高,县级为主,但却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清廉,务实,为民。

  今天,学习小组(微信号:xuexixiaozu带大家读一篇文章,看看从政30余年来,习近平理解和使用干部的思路、动向。对于在位官员,此文定有益处。

  习近平心中的好干部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蓝图确定后,剩下就看干部。

  什么样的干部,才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心中的好干部?从政30余年,习近平对此是如何思考和践行的?古往今来,哪些好官走进习近平内心深处?

  2015年是“全面深改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新时期,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尤其当下,“四个全面”已在征程,习近平对好干部标准,又施放了哪些信号?

  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梳理习近平历次相关活动和讲话,及其此前先后出版的《摆脱贫困》《之江新语》《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等书籍,尝试管窥和回答。

  150年“焦裕禄”情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从一名初中生,到县委书记,再到大国最高领导人,前后50年,习近平心中始终念着一个名字:焦裕禄。

  读中学时,习近平曾为焦裕禄的事迹“受到深深震撼”,“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和参军入伍,特别是后来当县委书记、市委书记,一直有焦裕禄的影子伴随。”

  及到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习近平曾深夜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文末言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多次撰文谈焦裕禄精神。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的《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2003年6月18日)一文写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另外一篇文章中,习近平要求干部,“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勤政为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时光流到当下,去年3月17日-18日,身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习近平,因着“思君夜夜”的情结,来到“焦裕禄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焦裕禄精神发祥地”河南省兰考县,将兰考选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

  6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来过兰考,并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概括焦裕禄精神。

  去年兰考之行,习近平更是吐露了焦裕禄对他人生观、为政观的塑造作用。刚到兰考,一下飞机,他就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他说:“我也是来学习的。”

  在习近平看来,焦裕禄,是广大党员干部应“见贤思齐”的好干部,是一面镜子,“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榜样”。

  2)古往今来的“焦裕禄们”:心无百姓莫为“官”

  焦裕禄的魅力,本质上就是一个好干部的魅力。多年来,习近平推崇的好干部“焦裕禄们”,既有现代人,也有古代人。

  2004年11月15日,《之江新语》专栏《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习近平提出要求:“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2006年7月26日,在《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习近平提到多个典型,除焦裕禄外还包括:“学习牛玉儒,就要学习他廉洁奉公、清正无私的革命本色;学习郑九万,就要学习他‘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为民情怀”。

  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曾提到,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1998年,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介绍了曾任河北省正定县文化局长的贾大山的为人为官。“虽说他的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可当起领导来却不含糊。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

  习近平还曾撰文纪念他在正定工作期间的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大姐”。后者曾与习一起,顶着压力,如实向上级反映征购粮食负担过重的问题,争取到粮食年征购量减免2800万斤,使正定得以减轻负担。

  2005年1月17日,《“潜绩”与“显绩”》一文中,习近平提到了“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说他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带领当地干部群众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在沿海建成了一道惠及子孙后代的防护林,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种“潜绩”,是最大的“显绩”。

  此外,习还曾给山东省寿光市老县委书记王伯祥回过信,高度肯定其“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战胜困难,努力建设一个繁荣新寿光的艰辛历程”。

  习近平还提及过包公等。综合来看,他推崇的干部,虽大都级别不高,县级为主,但却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清廉,务实,为民。

  3)引经据典谈为官:政绩之本,在于为民

  适当的引经据典,是习近平讲话做文的特点之一。谈及为官之道时,习近平善于向古人借智慧,给今人树榜样或敲警钟。

  谈政绩观。2005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一次讲话中提到,“政绩之本,在于为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007年2月,在《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一文中,习近平引用俗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强调为民的根本性。此外,习近平还多次引用“政之所要,在乎民心”,“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乐民之所乐,民亦乐其乐;忧民之所忧,民亦忧其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等经典语句谈“政绩之本”。

  谈官德。2007年2月7日,《做人与做官》一文中,习近平引用“百行以德为首”,“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指出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谈学习。习近平非常重视官员的学习。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他提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谈修身。在《做人与做官》一文中,谈引用王安石《洪范传》中“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政于天下。”此外,他还多次引用《孟子 滕文公下》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谈信念。习近平多次引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谈担当。他说“为官避事平生耻”。

  谈官员选拔。他在2013年6月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等多种场合,用“宰相必起于州牧,猛将必发于卒伍”谈基层工作的重要;用“尚贤者,政之本也”谈选贤任能;用“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谈选干部的重要;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谈好干部的锤炼;用“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谈选用干部的艺术,等等。

  谈作风。他用“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警醒官员;用“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强调要以身作则;用“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谈个人情趣无小事

  ……

  4)习近平从政体会:“激浊扬清”等28个字

  不同的时代,对干部有不同要求。战争时期,打仗是第一位。和平时期,干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习近平从政以来,多次谈及选拔干部标准及从政体会。

  全面深改时期,习近平提出5个词20个字。两年前,2013年6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是3个词12个字,简单说:忠诚、干净、担当。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时,则曾谆谆嘱托: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即要做“四有干部”。

  9年前,2006年1月24日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他,与大家交流多年来从政的几点体会——这几点体会,概括起来就是28个字:激浊扬清、敬业乐业、乐在人和、力戒浮躁、贵耳重目、求知善读、戒奢节俭。

  排在第一位是的“激浊扬清”。他履新总书记后,新一届领导集体首先铁腕反腐,落实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等,无不体现“激浊扬清”。

  早在25年前,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他,曾接受福建省领导科学研究会约稿,有过《从政杂谈》。这篇文中,对于官位高低,他说“芝麻官”千钧担。古时候,人们以“七品芝麻官”来喻指县令的官微权轻,有贬损之意。其实,当好一县之长何尝容易:官不大而责任不小。

  对于青年干部,他认为在成长过程中应扬长避短,特别要注意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

  对于为官之道,他体会到最重要的有四点:一是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二是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三是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四是为官之义,在于明法。

  对于念好“人才经”,他用知、举、用、待、育五个字来概括:“知”就是识别人才;“举”就是荐纳人才;“用”就是量才授任;“待”就是尊重人才;“育”就是培养人才。

  谈领导者的修养,他认为主要有这几条:一要有党性观念;一要有度量;三要有气节;四要诚实;五要有气魄。

  此外,他还多次谈到,干部“要‘干事’,更要‘干净’”,即既要是能吏又要是清官。最近,他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6年前,他指出“干部的基本功”,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26年后,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收尾不收场”。(完)

  作者:陈振凯 申孟哲

  ————————

  说明:《习近平心中的好干部》一文首发《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3月21日),限于篇幅见报时文有删节。今日所发文为增补过的全文版(略有改动),授权学习小组刊用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

>>>点击进入“学习小组”海外网专栏

责编:邱天人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