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示的新装备同过去的苏联/俄罗斯武器完全不同。冷战时代,只要在大规模突击中能够在消灭敌人的同时将自身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内,某种武器装备的价值就实现了。至于人员和装备的损失,按照苏联大规模全面战争哲学来说,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必须的。
俄军现役的装备都是按照这一要求研制的,它们大多强调武器的攻击性,对武器操作中的舒适性等问题则几乎未加考虑。在冷战时期作战时间短、烈度高的背景下,这种缺点并不明显,然而当代俄军所要进行的并不是这样的战争。他们要面对完全不同的情况:部队减少、薪水不足、人口减少导致俄军新兵征募不力;伤亡也可能导致对政府支持度产生消极影响,使“死不起人”成了当下俄军突出的新特征。
传统俄军装备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在去年开始的乌克兰内战中,特殊的战场环境和外交上的考虑让俄军被迫以连排级的小单位投入拉锯式作战。结果在这些战斗中,坦克的炮塔正面也许能挡住敌人的火力,但来自炮塔侧后、车体甚至车顶的攻击却经常能彻底击毁坦克或使其丧失战斗力。
以“阿玛塔”为代表的新一代坦克装甲车辆最大的特点就是对防御的追求大大超出了以往的水平。这些装甲车辆将乘员全部布置到车体内部,将易遭攻击的炮塔部分全面无人遥控化;同时极大强化了车体装甲,在车体正面和侧面大量铺设了新一代爆炸反应装甲;第一次在制式战斗车辆上装备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从这一系列布置看,这一代装甲车辆对乘员生命的重视程度之高,深刻反映了俄罗斯在新时代军事哲学的变化。
除了防御显著增强,新一代俄军装甲车辆的另一大特点则是步兵战车系列全面回归“普世价值”。此次公开的T-15“阿玛塔”重型步兵战车、“库尔干-25”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回旋镖”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都采用了国际主流的发动机前置布局。俄罗斯轮式战车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一直采用动力后置,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动力后置也已经搞了30年,如今“另起炉灶”,意味着俄军对装甲车辆的设计有了新认识。
责编: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