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科幻”《超能查派》的伦理学思考

2015-05-12 10:50:1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影片认为意识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质:就算肉体死亡了,如果意识能够保存和延续,那么无论意识的载体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无所谓。

t0117fdd997da67522b.jpg

《超能查派》是一部以机器人为主题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报废的机器——“战警22号”被科学家迪恩输入了一段人类的意识,然后开始运用这段意识像一个孩子一样去探索这个世界,并逐渐拥有了人类情感的故事。机器人,或者说人工智能,是科幻电影中非常受欢迎的题材,到目前为止已有《机器人瓦力》、《人工智能》、《机械公敌》等脍炙人口科幻经典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一开始看到《超能查派》主演列表中有狼叔休•杰克曼,以为这又是一部类似于《X战警》的超级英雄科幻电影,直到看见导演是布洛姆坎普,幻觉破灭了。依据本人观影经历,该人的片子必定会弥漫着一种如末日般悲哀而荒诞的即视感。

数年前,该导演的一部科幻片《第九区》横空出世,一举获得奥斯卡提名,并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非主流科幻片门派。布洛姆坎普的非主流在于,他似乎有一种偏执,热衷于把科幻片拍出一种特别市井气的感觉。《超能查派》这部电影也是如此:纪录片风格的镜头语言一扫其他同类影片的炫酷感,镜头里破败的大街,满嘴脏话的小混混,冰冷的路人……无不给人一种残酷到脚趾的真实。

如果只是电影表现形式上的剑走偏锋,只会被人夸一句技巧玩得好。而布洛姆坎普对科幻电影的创新还表现在他把科幻故事当作寓言,从中折射出人类自身的困境和在社会发展中的迷茫。比如《第九区》中,通过人类对外星人设立第九区进行隔离的故事设定,映射了南非现实生活中的种族冲突问题。

同样地,电影《超能查派》引发的是一个伦理学层面的思考:当机器人逐步进化到像人类这样的水平,一样有基本的情感和独立的思维,我们人类还应不应该像对待机器一样对待他们?人类的伦理道德能不能也移植到他们的世界呢?比如,让机器人没日没夜的置身于危险环境不知疲倦的工作,直到供给能量的电池电量耗尽,这算不算虐待?有人说当然不算,人类辛苦研制机器人就是为了解脱自身从而脱离劳役苦海——这也是机器人存在的价值。那么,当他不断被完善,从一个只知道接通电源就干活的机器成了一种更高级的智能存在形式,成了一种机器形式的“人”,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该出台劳动法了?

影片的新意和可贵之处还表现在,对目前人类所处的移动互联社会的定位进行了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从谷歌眼镜到苹果手表,这些智能装备的兴起表明人类渐渐进入了一个人和机器逐步融合的时代。到未来的某一天,技术最终会发展到人和机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并且人类自身就是物联网的一部分。那么到这个时候,又该怎样确定人自身的意义呢?影片的情节巧妙地回答了这一点。

影片里创造机器人查派的科学家迪恩死了,但是他的意识却被查派输送到另一具机器人的躯体中,变成了一个以机器形式存在的人。他还活着!影片认为意识代表了一个人的本质:就算肉体死亡了,如果意识能够保存和延续,那么无论意识的载体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无所谓。

中国古代哲学圣贤曾经说过,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一个人虽然死去了,但是他为人处世的品德,建立的功业还有写下的文章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影片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文/谢志勇)

海外网“娱论煮艺”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