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编者按】
教授在众目睽睽之下求赐“胯下之辱”的教学方式,究竟是对是错,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对于这样的惊人之举,不少人给予了支持与点赞,认为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新思维、新思路、新意识;不过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哗众取宠。小编认为,在这个人人为了眼前的苟且不断低头的时代,这个教授“培养勇于向总统丢鸡蛋的人”初衷是善意的。可是仅仅让学生从自己身上跨过就能培养他们的反抗意识吗?教授的做法着实会贻笑大方。
海外网综合报道 5月11日晚,武汉理工大学张能立副教授授完课后,自己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此举惊得150余名大学生不知所措。后在教授的一再鼓励下,100多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张教授如此解释他的用意:想用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一种崇尚真理、敢于用真理否定和反抗权威的精神。张能立说,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做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5月13日武汉晚报)
正方:对教授求赐“胯下之辱”不妨多点宽容
张教授的选修课是“解决问题的思维与策略”,11节课从各个层面,对比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阐述了一种思维精神,那就是敢于否定权威,敢于打破中国几千年来的“怕人”的思维定式。诚如张教授所说,中国文化里委实有一种“怕人”的文化,怕老师,怕尊长,怕前辈,怕权威,怕权贵。“怕字当头”,这种对于师尊皇权的盲目崇信,会束缚我们的思维自由,以至于习惯于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尤其在思想和真理的园地里,定于一尊,余者恰如大观园里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即使对方错误很明显,也不愿意反对,也要为尊者隐,为长者讳,甚至于饱受冤狱,遭遇杀头之祸亦要叩头谢恩。
这种“怕人”文化可谓根深蒂固,直到今天的大学课堂上,欧美学生能提出令老师震惊的想法,勇于“说不”,中国的学生则多是鸦雀无声,“老师永远是对的”。结果就只能鹦鹉学舌。中国民众有认为“权威一贯正确”的“传统”,而欧美民众则听到有违真理的话,就敢于站出来与之辩论。所表现的正是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文化观。这种不同的思维呈现出的不同结果即是,我们不少民众干脆懒于思考,或者说根本不必要思考,因为总有圣贤教导在前;也只有墨守成规,才不至于犯错误、“走弯路”。于是总喜欢沿袭乃至于抄袭,而少有异质的声音,少有独立的思考,自然也少有创新,少有创造。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前景、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张教授设计这样一个“跨越身体”的行为艺术,在向学生传递一种崇尚真理、敢于用真理否定权威的精神。而否定权威,先从否定老师开始。“让我做他们第一个敢于否定的人,我很乐意”。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要创新就要先突破“怕人”的思维,用独立思考和争鸣代替一言堂,以科学真理否定权威,这样科学才能进步,社会才有发展。
我以为,对以身作则,甘心“被辱”而激励学子“跨过去”的行为艺术,所阐述或培养的新思维,实质上正是鼓励和倡导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这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和提倡的。在该校门户新闻网上,就有学生这样留言道,很荣幸能有这样有个性、独立思维、敢于表现的好老师!当然,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培养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的精神,不是单靠“凌辱”体验就可容易完成的,而更需一个独立思考、求同存异、尊重异见的文化教育环境,需要人们对真理的不懈求索和追问,在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中,最终超越权威,成就自我。
反方:求学生赐“胯下之辱”徒增笑耳
此“胯下之辱”非比韩信的“胯下之辱”,后者是从人家的裤裆下爬过去,受辱意味大得多。张教授所求学生的“胯下之辱”,受辱意味非常轻微。因为这种“辱”是受辱者主动求来的,而不是外力强迫所致,所以与“凌辱”不搭界。确切的说,此举只是让师生相互娱乐了一把。结果正如学生所说,教授反而赢得了学生更大的尊敬。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张教授的行为艺术收到了预期效果。
但是否因此就达到了他预设的教学效果呢?不见得。这是由张教授精心设计的行为艺术本身存在的缺陷所决定。正如上述,因为此求人所赐的“胯下之辱”不是真正的“胯下之辱”,躺在地上的教授没感到受辱,从他身上跨过去的学生也没感到“凌辱”的快感,因而传递的不是“敢于用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而是一种娱乐、嬉戏意味,徒增笑料而已。
张教授说得没错,中国文化里,有一种“怕人”的文化,始终束缚着我们的思维自由,即使对方错误很明显,也不愿意顶撞。问题是,你趴在地上求学生跨过去,并不表明他们胆子大,就具有了否定老师、否定权威的勇气,从此后,就具备了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勇气。这一“教学环节”只是表明你张教授很勇敢,敢于标新立异,并不能证明从你身上跨过去的百余名学生很勇敢,更不能证明此后他们就突破了“怕人”的思维。张教授是否高估了“胯下之辱”这一行为艺术的功能了?
以上是就“胯下之辱”这一行为艺术所作的技术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胯下之辱”的教学环节设计有问题,不严密,偏题。
接着咱来分析下张教授的教学理念。综合他所述的教学意图,核心一条就是: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做敢“向奥巴马扔鸡蛋”的人。这个教学理念很恐怖,我很不赞成。虽然教授补充解释道,“当然扔鸡蛋不是为了侮辱别人,而是为了捍卫真理。”但向美国总统扔鸡蛋还是扔鞋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暴力行为,而且是一种侮辱人的暴力行为。国家元首作为一国之代表和象征,你侮辱总统就是侮辱其所代表的国家和人民,因而这样的暴力行为为世界各国所不容,为文明社会所不齿。
无论是哪位国家领导人,无论是在什么场合发表公开演讲,他总是站在自己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他所说的也许在别国听众听来不入耳,不符合他们理解的真理观,但在他们自己国家的民众听来,句句是真理,难道别国听众因为听不惯就可以向演讲者怒扔鸡蛋和鞋子吗?也许在张教授看来,扔鸡蛋行为够勇敢的,但依我说,这绝对是勇敢错了。
在中国,要想培养“向奥巴马扔鸡蛋”的学生的愿望太不切实际,注定要落空。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国内发生过几起著名的“扔鞋“事件,一起是司马南在海南大学的演讲遭学生扔鞋;另一起是在2010年5月7日,大连某地产论坛上,有“任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还没来得及“放炮”,就先遭到一学生的“鞋袭”。但从未闻有哪位国家元首在大学演讲遭“鞋袭”。这不是因为中国学生胆子小,而是因为保卫工作做得好,没机会,能进场听奥巴马演讲的都是精心挑选的优秀生,再就是校规不允许,如有谁向奥巴马扔鞋,轻则开除学籍,重则劳教甚至判刑坐牢。
做老师的,难道忍心自己的学生因“鞋袭”总统遭开除吗?(整理/长安夕雨)
责编:王书央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