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赣州?
除了来自习近平的表扬,李克强和汪洋也分别在今年3月2日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印发的《扶真贫真扶贫——赣南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上做了批示,予以肯定。
赣州的做法,归结起来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产业扶贫为重点,统筹推进片区扶贫、移民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和整村扶贫,内外兼修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今年,赣州还把精准扶贫列为“一号工程”,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双联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推行“532”结对帮扶:市级领导5户、县处级干部3户、科级及以下干部2户结对帮扶,使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和脱贫措施,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还筹集了52.0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向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产业帮扶及相应担保。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是赣州,派15名村支书去梁家河。我们同样好奇,为什么是赣州,在精准扶贫上取得了自上而下肯定的成绩。
不知为何,想到了兴国县的长冈乡,这个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1933年,毛主席率团调查后,写出著名的《长冈乡调查》。在一个安静的下午,我们在他当年下榻的屋子周围,听当地党史专家讲这一调查的历史背景,详读如今已刻在墙上的《长冈乡调查》,才意识到,“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紧密联系起来”、“把解决革命的工作方法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等三条工作经验为何历久弥新,正因为将一切建立在联系群众的基础之上。
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冈乡毛泽东旧居,如今就掩映在当地一片民居之中,芭蕉叶茂盛,野花盛开,同许多年前一样,身处群众中间。当年第一个全国性苏维埃红色政权和中央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在赣南建立,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
赣南的干部离历史近,他们也更明白,这历史的回响需要激荡在今时今日的工作中。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精神的光芒穿越岁月而更加灿烂夺目,不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时隔40年,赣州的干部们想去梁家河学习的,其实就是精神和规律。这种精神,就是不畏艰难、苦干实干、坚韧不拔、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和精气神;这种规律,是干部成长的规律,也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规律。
这种意志、精神和规律,既在陕北梁家河,也在赣南苏区。
从2011年开始,赣州就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开展干部作风“三治”活动,具体来说,治庸、治懒、治散。当地干部说,慵懒散的问题,在几年前的赣州还很突出,就连一些县里的主要领导,都经常找不着人,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除了“三治”,赣州还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2010年底就开始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三送”工作,具体来说,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这一送,就送下去了10万干部,市、县、乡三级的每位干部都结对联系服务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干部联系服务。在赣南,小组注意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张贴着一张联系服务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户主的名字以及与之结对服务的干部的名字、单位、职务和电话,市委书记也一样。村民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拿起电话,照着联系牌上的号码拨过去,就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很是方便。
对政治规矩的强调,同样是当地抓作风的重点。当地官场如今流传一句话:“如果连红绿灯都不愿意等,你这个干部还有什么底线不能突破?”
正是有了作风保障,赣州干事创业的环境才日渐清朗,许多工作得到了有效推动。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重大历史机遇之下,赣州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改变面貌,与当地干部作风的转变密不可分。
党的群众路线,源自苏区,如今也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干部们最为珍贵的财富。
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对群众路线的强调举世皆知。习近平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事实上,总书记与苏区之间,也曾有过一段关于作风的佳话。
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有两瓶不太起眼的茶油。这是百岁老红军王承登有感于习近平总书记殷殷牵挂老区发展、家乡变化日新月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请当地人大代表捎给习近平的礼物。最终这份礼物没能送出,因为习近平特别叮嘱,参会人员不能给他带任何礼物和土特产。习近平说,心意领了,茶油不能收。于是,老红军将茶油转赠给了“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
如今,这个茶油的故事全国闻名。而到这个馆中的所有干部,看到的已不仅是历史,而是现实。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
责编:牛宁、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