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股不会被“泡沫论”吓倒
点评:改革牛所需要的,不光是热情,更要有理性。投资者要理性,政策面更要有理性。这也就是眼下最大最重要的理性。从坚定改革信念、增强牛市信心出发,不仅“去杠杆化”需要更加有理有利有节,监管也应有进一步改革转型创新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稳住资金,稳定市场,稳定改革预期,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并让投资者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红利。(华尔街见闻)
5.俄罗斯已经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要点: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五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392万吨,相当于92.7万桶/天,环比增加20%。而沙特对中国出口环比骤降42%至305万吨。
随着页岩繁荣令美国逐步降低了对海外能源的依赖,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成为出口国争夺的主要市场。据国际能源署统计,中国今年占到全球原油需求的11%。
点评:自2005年10月以来,俄罗斯首次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商。在西方的制裁和抵制,普京开始寻求新的东方市场。
6.沪股通成交激增获70亿净流入
要点:上证指数在6月23日上演“深V”反转,早盘一度跌4.7%,午盘强势拉升,收涨2.19%,报4576点,振幅近7%。内地股市经历调整后,巨震行情吸引外资通过沪港通入场抄底,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实际上是不少在香港的中资资金抄底,并不能完全理解为外资。
截至收盘,沪股通买入130.88亿人民币,卖出62.52亿,净买入68.36亿。额度方面,沪股通额度剩余59.34亿人民币,使用了70.66亿,使用额度占比55%,为沪港通开通以来使用第三多的交易日,交易标的主要都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股。上周五沪指大跌超6%,沪股通额度使用78亿人民币。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第一天,沪股通130亿人民币额度全部用完。
点评:股通成交额突然大增,不见得一定就是外资抄底,其实很多内地客人在香港券商开户交易A股的话,可能享受比内地更低佣金,甚至可能是零佣金,其实沪股通买入部分很多都是内地资金,A股冲上5000点之后,难得有超过15%的回调,自然可以吸引投资者抄底。
7.阿里巴巴、蚂蚁金服注资60亿,口碑网满血复活
要点: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将合资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口碑”,专注于协助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型与升级。
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初期将各自注资30亿元,各占合资公司50%股权。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双方还会加大投资额度。同时,新的口碑平台,将集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两方的优势资源,阿里巴巴旗下的餐饮服务平台——淘点点,与蚂蚁金服的线下业务资源及团队,将成为这一平台的核心力量。蚂蚁金服支付事业群产品运营部总经理范驰将出任口碑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证券时报)
点评:屡败屡战的口碑网终于又回来了,看上去这次它终于摆脱了“大淘宝”战略,60亿的资金也足够证明了本地生活的平台对于阿里集团有着足够的战略高度了。
8.北京社科院:剥离非首都功能 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
要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日联合发布了《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2015》和《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4-2015》三份报告,均就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出建议。
北京市社科院报告研究认为,目前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包括医疗中心功能、优质教育中心功能、服装建材等商品市场交易中心功能、创业中心功能和旅游中心功能这五方面。
点评:北京作为全国超大型城市,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不合理的聚集,这些非首都功能与首都功能掺杂在一起,北京市应尽快剥离五大非首都功能,将更多的市直机关东移通州,以提升通州“副中心”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缓解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压力。
9.银行混业经营动力足 年内获券商牌照概率大
要点:有消息称,随着《商业银行法》的大修完成,银行最快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获得券商牌照。未来,“券商牌照”、“股权投资”、“理财业务”将成为银行业混业经营的三大重点领域。(证券日报)
点评:目前信托、基金、保险、金融租赁等牌照都已向银行放开,仅剩券商牌照未放开。今年3月份,证监会方面证实正研究向银行发放证券牌照,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大趋势,已成为行业共识。中金报告称,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最有可能先行进入证券业。
责编:邱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