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6访欧洲,这次总理谈点啥?

2015-06-29 06:53: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虽然不能指望紧靠一两次“串门”就能够解决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至少不会让产生问题的速度快于解决问题的速度。

177099649.jpg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友邻居之间抽空走动一下,自然有助于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情谊。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克强总理从6月28日开始对欧洲的访问也可以看作是到欧洲“串门”。据报道,李克强任总理以来已六次出访欧洲,他的足迹已遍及欧洲10国,今年又赶上中国和欧盟建交40周年,李总理又一次来欧洲“串门”自然更会引起各方关注。

众所周知,经贸合作是中欧双方关系发展的“重头戏”。按经济体口径计算,迄今为止,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为3.78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4.3%。与此同时,欧盟方面的统计表明,作为仅次于美国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2014年与欧盟贸易额占欧盟贸易总额的14%。同时,从去年开始,中国在欧洲的投资额已经超过了欧洲在中国的投资额,说明中欧之间的投资已呈现出明显的互动特征。应当看到,只要有经贸合作这个坚实的基础存在,中欧关系的发展空间也就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李总理这次到欧洲“串门”的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也定于6月29日在北京举行。在迄今为止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57个国家中,包括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8个欧洲国家。事实上,这些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不仅意味着中国的“面子大”,也可以在分享亚投行这块大蛋糕时取得“近水楼台”的站位。

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端的欧洲来说,18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对资金融通这一“通”做出了积极回应。相信通过李总理的这次“串门”,中国在“一带一路”中倡导的其他四个“通”也会在欧洲得到积极回应。也要看到,对于欧盟来说,对“一带一路”的积极回应也是现阶段其自身尽力走出欧债危机阴影,实现经济复苏的“应景”之举。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领导人的“串门”自然也不会空着手。随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家希望从中国的发展中“沾光”,如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城市都希望能够成为人民币在欧洲的离岸中心。当然,这些欧洲国家更多还是希望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绿色有机农业、旅游业、教育等优势领域从中国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其实,想要“沾光”并不难,只要这些欧洲国家能够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对中国也要表现出同样的“高姿态”。

相对而言,李总理此次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当地的科技、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或许也会予以“点赞”,这种赞誉不完全是礼貌性的客套,因为在这些领域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很大程度上也符合未来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据了解,在李克强与欧盟领导人会晤后,双方还准备单独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签署区域政策、知识产权、海关、科技创新等领域一系列合作协议。如何在这些创新领域与欧盟之间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可以说是为总理这趟欧洲行的锦上添花。

李克强这次出访还包括了许多配套的“自选动作”,如访问经合组织总部、出席第十届中欧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出席2015年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等特色活动,这也正说明了来自遥远中国的李总理为什么能够令欧洲“不亦说乎”。

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难免出现新问题,也始终需要解决老问题,双方理应更多沟通才是。虽然不能指望仅靠一两次“串门”就能够解决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但至少不会让产生问题的速度快于解决问题的速度。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