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倡议的亚投行在筹备的关键节点上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阻挠亚投行的小动作则接连遭遇抵制。在国际舆论看来,前者代表着中国外交战略的成功,后者代表着美国重大战略失误。更有舆论认为,这是中国向美国的国际主导地位发起的挑战,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格局、重构国际秩序,俨然已成为“领导型大国”。
的确,过去几年,积极进取是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中国倡议、中国构想、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话语中。中国不仅积极塑造同其他大国以及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而且在解决一系列全球热点问题上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更加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使得对外工作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不过,这一切是否已使中国成为一个“领导型大国”?这首先取决于如何定义“领导型大国”,这也是把中国称为“领导型大国”可能引起争议的原因所在。如果“领导型大国”的原型是美国那样的霸权国家,那么无论从中国的外交理念还是中国的外交实践来看,中国都不会也不要做那样的“领导型大国”。如果“领导型大国”指的是能够积极主动引导国际关系、国际体系、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化,帮助解决棘手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并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和支持,那么中国在许多方面是名副其实的。
客观、平衡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于确立中国外交战略、维护中国核心利益,至关重要。当今中国和世界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如何评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还可以做哪些工作使得这些变化能够有利于中国的持久发展和安全,这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应该说,中国实力地位有了极大提升,对这一点可能没有异议;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仍会持续壮大,对这一点也是共识大于分歧。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挑战错综复杂,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用“前所未有”来描绘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符合实际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存,这是我国现阶段的独特处境。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我们应对国内外各种问题、运筹与各国关系、塑造国际秩序,提供了更多手段,更大空间和回旋余地。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堆积如山的国内问题,外部对我国的战略防范和牵制也在同步增加,我国的外交手段和能力还不足以使我们完全得心应手地应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挑战。
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战略环境来看,把中国定位为一个“有全球影响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比较符合实际,中国也是据此选择走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这一定位和外交道路突出了中国的“特色”,贵在“特色”二字。中共十八大以来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都是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条主线进行,特别是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中国决心走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的体现。如果一定要把中国称为“领导型国家”,那么中国这样的“领导型国家”一定有中国自己的特色。
对于自身定位,中国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两者都不可取。
(贾秀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牛宁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