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搜索 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评外评】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僵尸肉”

2015-07-13 09:40:48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食品安全,中国网民最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最近反腐败暂时没有高潮,空气质量也见好转,食品安全却因为一段“僵尸肉”的报道成为持续的热点。

关于“僵尸肉”的报道始于今年6月23日。新华网报道《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提到:“记者了解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在6月的海关打击冻肉走私的专项行动中,有‘80后’缉私人员在广西某口岸查处了一批比他年纪还大的‘70后’冻肉。”而之后几天,其他媒体跟进报道还有补充:“‘僵尸肉’多为国外过期战备肉,流往二三线城市”,“ 其中一些鸡爪包装袋……显示封存于1967年”。

在国内的食品安全领域,大多数监督集中在地沟油、转基因作物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违规,这种“过期冷冻肉”几乎是第一次。对于这样一条略反常识的报道大部分媒体并未对此置疑。随后几天,评论铺天盖地。甚至民间也产生了一些恐慌情绪,某地餐饮老板为了自证不是“僵尸肉”,不得不喝下自家鸡汤。

作为一条略反常识的报道,这条新闻获得的质疑是不足的。根据商务部《中央储备肉管理办法》,储备冻肉的类型包括冻猪肉、牛肉和羊肉,并不包含前述报道中唯一有详细描述的鸡肉(更不要说鸡爪)。鸡爪几乎不能作为蛋白质主要摄入来源,任何国家都不太可能将之列入储备。并且《办法》规定冻猪肉每4个月就要轮换,牛羊肉8个月,周期较短,如何能保存这么久,也很奇怪。

国内某问答社区已经展开过一场小争论。一方网友认为长期冰冻的肉类根本难以食用,更谈不上出售;另一方网友则认为军队常有这类现象,长期弃置冷库被发现拿出来卖也不奇怪。

并且,正如后来记者洪广玉的质疑文章所指出的,在6月底到7月初的这一轮“僵尸肉”报道中,关于查处地点、查处单位及其他具体情况几乎都语焉不详,后续跟进报道也没有补充更多细节。不管“僵尸肉”本身是否合理,这次报道本身真实性就可疑。

正是基于这些疑点,北京科技报记者洪广玉在7月9日发表质疑文章。他通过对广西南宁海关、公安等部门连续电话求证,认为最近根本没有这回事,并且根据南宁海关人员的提示,找到了远在2013年的报道,内容与最近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窝点的冷藏库里,民警发现其中一些原材料(鸡爪)包装袋上印制的包装日期竟然是三四十年前,其中“资历”最老的鸡爪,包装日期显示封存于1967年。”在被南宁警方否定情况下,洪记者判断:最近的“僵尸肉”报道来自于对2年前“旧文”的简单抄袭,而2年前的旧文则可以认为来自杜撰。

在之后的这个周末,新华社长沙分社记者李丹发文反击,称自己报道无误,只要是多年的冷冻肉,都可以叫作“僵尸肉”。这更像是变相承认:多年冷冻肉是有的,有没有1967年的就未必了。由此反推,此前一些媒体的评论和民间的恐慌,多少有些“未经求证”的难堪。

然而换个角度看,这种“未经求证”也是可原谅的。人们常常会从各种媒体报道中获得大量超出自身生活经验的内容,而绝大多数人没有意愿也没有精力去一一求证。一件令人将信将疑的事,人们选择相信与否取决于两点,来源本身的公信力,以及内容与惯常思维方式的吻合程度。在这次的报道中,来源是新华网,而各种稀奇古怪的不安全食品,中国人早就见怪不怪,三聚氰胺、地沟油、双氧水漂白,在曝光之前同样仿佛天方夜谭。有了这些“竟然是真的”的经验,即使是媒体人,也会优先相信“这也可能是真的”。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已经成为一个自我确认和强化的过程。可以想见,听说了“僵尸肉”的人群,最终只有少部分知道这场后续的争论。而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仍然是个传说。食品安全的媒体监督当然必不可少,但若没有准确可信的报道,对食品安全形势并无助益。(文/邱天人)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邱天人

关键词:僵尸,人们 聚合阅读
分享/关注:
评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