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小组】习近平签了主席特赦令

2015-08-29 22:34:4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赦是免刑不免罪。在重大节庆前夕进行特赦,既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又契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整体氛围。

QQ截图20150829223751.jpg

【学习小组按】

今天,是共和国历史上第八次特赦。

今天,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对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9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特赦是免刑不免罪。在重大节庆前夕进行特赦,既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又契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整体氛围。

话不多说,小组(ID:xuexixiaozu)与组员们一起分享这次特赦的内容。

国家主席习近平29日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9日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根据主席特赦令,对依据2015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

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但犯贪污受贿犯罪,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除外;

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

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但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的除外。

主席特赦令指出,对2015年8月29日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经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后,予以释放。

另,小组今天特附赠微信公号“侠客岛”对特赦的解读,作者春花古月。

不管怎么特赦,贪腐不赦

今天下午(8月24日)四点的一则消息,让新闻圈炸开了锅。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

特赦与大赦

特赦,一个当代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

在我们熟悉的语境中,常常会把特赦和大赦联系起来。中国古代,君王每逢太平盛世或者天灾人祸,便会大赦天下,以显示仁政。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还有宋太祖赵匡胤,都曾大赦天下。所以,每一个看过历史剧的中国人,大概都了解这个桥段。

而我们对特赦之所以陌生,是因为特赦作为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与大赦天下有着本质不同。此外,上一次发生在中国的特赦,已经是远在40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今天谈的特赦,虽与大赦一字之差,在法律的范畴内却大有不同。岛上学法律的钻风解释:大赦,针对的是特定的罪,大赦意味着不仅可以免除刑罚,还能免罪;而特赦针对的是犯罪的人,特赦以后,只能减轻或免除刑罚,但不能消除罪犯身上的罪。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只有特赦,而没有关于大赦的规定。

对末代皇帝溥仪的特赦

在共和国历史上,曾经有过7次特赦。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中国释放了一批改恶从善的战犯、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罪犯。直到1966年,先后特赦了六批战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宋希濂、廖耀湘等人,以及伪满皇帝溥仪均在特赦范围之内。此外,称得上赦免的,还有在1956年到1964年,中国政府还先后三批主动释放了1062名日本在押战犯。

文革期间,由于政策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对战犯的特赦停止。直到1974年底,毛泽东对遗留的战犯问题作出批示,他说:“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这促成了1975年仍在服刑的293名战犯,无论改造程度全部特赦。中国政府甚至帮助其中10名愿意前往台湾的战犯筹集路费。

时隔4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拟特赦四类罪犯:

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上述罪犯中犯贪污受贿犯罪,危害人民安全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涉恐、涉黑等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不予特赦。

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

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同时,对他们中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的罪犯,不予特赦。

外国怎么做?

放眼望向世界,大赦和特赦并不是一个稀罕的事情。就在不久前,缅甸总统吴登盛赦免了中国155名伐木工人,让中国人民松了一口气。

在历史上,赦免往往与战争有关。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查理二世宣布赦免所有卷入革命的人员。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也曾对投降的殖民地人员实行大赦。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曾颁布大赦宣言,赦免了南方联盟除军政要员之外的所有参战人员。不过这一类大赦,大多是“法不责众”,用大赦来治愈战争和暴力的创伤。

在美国,总统拥有赦免权,而各州也有各自独立的特设法规,除了叛国罪之外的所有犯罪,均在赦免范围之内。福特总统上任后,宣布对因水门事件辞职的尼克松特赦,赦免他已经犯下或者可能犯下的一切罪行。八十年代,美伊交恶期间,老布什也曾赦免过一批因秘密销售武器给伊朗政府的官员。除了社会影响力巨大的政治事件,美国总统也曾特赦过小偷小摸和私自改装机动车等小型违法犯罪。

其他国家,赦免的形式也非常丰富。法国的大赦已经成为了固定的传统,在每五年新一届总统上任后的第一个国庆节,总统都会宣布大赦。不少违章停车的司机会一直滞纳罚款,等待总统大赦来“销账”。英国的特赦令则由国王颁布,201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特赦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同性恋而被判罪的数学家图灵。波兰在2012年宣布大赦,使境内上千名非法移民合法化。捷克在2013年建国20周年之际,宣布大赦新年之前被判刑而刑期不超过1年,或年满75岁而刑期不超过10年的所有罪犯。

在今年,同样与二战胜利有关的大赦存在于朝鲜半岛。朝鲜为庆祝祖国解放70周年和朝鲜劳动党建党70周年,举行大赦。但赦免的具体人数和赦免范围都没有公布。而韩国方面在8月13日庆祝结束日本殖民统治70周年,也宣布“光复节大赦”,赦免了一批经济罪犯和交通违法分子。同为二战战胜国的俄罗斯,则为了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而大赦数十万人。

受赃不赦

说完了中外,我们来看古今。赦免,是一项古老的制度,传说中国上古时期的舜就曾有过赦免的举措。而中国当代的特赦,必然有所传承,也有所发展。

从唐朝开始,“受赃”就和“十恶”并列,成为不能赦免的罪行,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唐太宗大赦天下,连同死罪一律赦免,唯独官吏枉法贪财不能例外。唐玄宗下令大赦,规定犯赃贿不予赦免。宋朝开国大赦天下,也规定官吏受贿者不赦。即使这条规定在宋朝后期有所放松,但贪污腐败受到赦免以后就不能再进入朝廷做官。明清,受赃不赦成为固定的法律条文。

今天审议的草案,规定犯贪污受贿不能赦免。体现了我国自古以来对贪腐行为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央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些军老虎,无论当年在战场上立下了多少战功,只要贪污腐败,就不会被人民和法律宽容。习近平多次提过,对于贪污腐败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在这次特赦之中也能体现。

古代大赦天下,往往以君王意志为转移。而中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突出的是法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一直有对赦免的规定。1954年的《宪法》第31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决定特赦的职权。这套宪法的27条,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决定大赦的职权。文革期间制定的1975年《宪法》取消了关于大赦和特赦的规定。1978年和现行的1982年《宪法》恢复了人大常委会的特赦职权,但是取消了全国人大的大赦职权。这就是今天决定特赦的法律基础。

即使在1975年那个法治混乱的年代,宪法没有对特赦事项作出规定,但那一次特赦依然有章可循。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规定中央人民政府拥有颁布国家大赦和特赦令的职权,所以依然是合法的。

而且,在此次的特赦中,不仅考虑特赦的纪念意义,赦免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参加过对外作战的一般罪犯。还考虑到了人道主义原则,还针对部分年老体残和少年罪犯予以特赦。继承了我国对75岁以上老年人予以从轻处罚的精神,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可以说,这是对司法精神的发扬,也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尊重。

新闻背景:

我国拟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特赦四类服刑罪犯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崔清新、陈菲)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4日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

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在作草案说明时说,特赦是国家依法对特定罪犯免除或者减轻刑罚的制度,也是一项国际通行的人道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宪法,国家先后进行过7次特赦。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是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从党和国家层面看,可以展示我们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层面看,有利于弘扬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慎刑恤囚的历史传统,形成维护宪法制度、尊重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从实际效果看,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为微信公号“学习小组”独家授权海外网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学习小组专栏”)

>>>点击进入“学习小组”海外网专栏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