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和印度两国的经济总量或许还不相上下,但伴随着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远远超过印度。眼下,当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印度经济却展现出“后勇”之势。与前些年的两位数增长大相径庭,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GDP同比增幅降至7%。相比之下,作为另一个极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印度经济却看起来却展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于是乎,一些一向热衷炒作“中印竞争”的西方媒体再次打出类似“‘印度龟’将超越‘中国兔’”的论调。
客观来看,现如今印度经济的成绩单虽然靓丽,但只能说带有“后来”特征,还够不上“居上”的水平。由于经济总量上存在差异,中国经济每增长1%带来的增量大体相当于印度经济增长5%带来的增量。不过,现如今中国经济的减速已成为“新常态”,而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则成为“新趋势”。如果“新常态”与“新趋势”长时间并行,印度经济相对中国来说“后来居上”也并非没有可能。想当初,我们也不敢想象有朝一日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对印度经济走向的研判恐怕也需要更为动态一些。
尽管印度经济很有起色,我们也无需过度担忧。现阶段,印度经济总量大体上只有中国的大约五分之一,其中,两成的差距与中印两国的人口差距相对应,而从另外八成的差距则源于中印两国人均产出水平的不同。近期,印度经济虽然发展比较快,但内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不仅贸易逆差越来越大,而且通货膨胀水平也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要保持经济加速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不容易。事实上,如果有朝一日印度经济真的能够与中国并驾齐驱,对我们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到那时或将会看到更多的机会溢出。
面对印度经济的崛起,同样力求发展经济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和印度同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经济体,印度经济加快成长不可能不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我们希望印度经济崛起能给中国带来更多的机遇,但也要看到,中印两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替代性。站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再调整的高度看,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雁型模式并没有完全过时,中国在前些年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接力进程中的“接棒者”,而目前来看,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到了要“交棒者”时刻。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印度无疑是下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最理想的“接棒”者。
尽管印度经济崛起对中国而言不乏竞争的成分,但更要看到,一个更大经济体量的印度也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商业空间。固然,伴随着莫迪政府上台后积极推进“印度制造”,印度制造业客观上会强化与中国同行“抢饭碗”的能力,但换一个角度看,与一个拥有强大制造业的国家进行合作,中国制造业会寻找到更大的优势互补空间,特别是在非传统制造业方面的合作机会更多。若真能在非传统制造业上对接成功,那么,即使中印两国同行存在竞争,也不会仅仅限于“抢饭碗”,而是“抢饭盆”、“抢饭锅”。为了芝麻大的利益争得你死我活,对于中印两国制造业都不是明智之举。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寻求与印度同行在非传统领域发展互利合作要突出重点,体现优势,要结合中国的产升级拓展更多新的发展空间。相对而言,印度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在不远的将来恐怕会构成印度经济发展的掣肘。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目前,中国的铁路建设水平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中国建设的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印两国至少在铁路建设领域能够找到更多合作机会。据了解,目前两国正在谋求重载运输、火车提速、车站发展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
近一段时间,中国外贸形势不乐观,但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却较为活跃。2015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2%。同期,中印两国之间的贸易却取得9.8%增长,一降一升之间相差了17个百分点。就中印两国的未来合作前景而言,贸易空间看起来很诱人,中印两国在投资、服务贸易、承包工程、技术合作等其他领域也不会无所作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印两国相关产业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印两国贸易能够逆大势增长这个事实本身就释放着强烈的信号,这就是在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印两国间存在着更大的合作空间有待利用。如何将这种合作空间用好用足,则应当是中印两国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相伴而行的主基调。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