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即将访美,这是继2013年加州“庄园会晤”以及2014年北京“瀛台夜话”之后,两国元首又一次“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会面,可能决定这两个世界大国未来数年间的战略关系。
两年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美好愿景在民间和政府层面上不断重现,也收获了不少成果,两国虽然总体发展稳定,但其中也不免寒意。近期,美国国内正值竞选期间,政界、智库和舆论界似乎普遍认为保持对华批评态度更能吸引眼球,于是在有关南海、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可以听到很多刺耳的声音。政客的伎俩或许有一己私利,但这种氛围显然会对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努力维护和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造成影响。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核心内容就是合作与再合作,交流与再交流。理想状态下,“新型大国关系”理应呈现出一种稳定性,然而在两国关系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要远大于设想。美国并没有因为中国提出建设“中美新兴大国关系”,而对中国的善意一直做出积极的反馈。所以说,如何让中美对对方都能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认知,如何在战略层面把两国关系塑造成真正的利益甚至命运“共同体”,这是两国关系在未来走向更成熟的一种需要,也是此次新一轮“习奥会”的要义所在。
中美两国“已形成一种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模式”,两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都按照各自的规则和模式运行,既相互关联,又单独运行。处理中美关系,既要管控竞争和摩擦、又要推进双方的合作。在这种背景下,中美两国关系如何保证“不脱轨”,笔者认为须妥善处理三大问题:
首先,合理管控两国地缘竞争,避免从“竞合”态势滑向对抗。当前的亚太,中美的竞争有愈加针对的趋势,如果管控不当,中美容易从“竞合”态势滑向对抗。目前,双方需要尽力管控两国在亚太的地缘竞争,并避免两国陷入由第三方因素引发的冲突,将竞争保持在一定的框架内,确保两国关系“不脱轨”。
其次,妥善处理新摩擦,力争将双方摩擦点转化为新的合作点。中美当前的摩擦已经逐渐由传统的贸易、人权领域转向海洋、太空、网络等新领域,在新领域双方需要加强对话,减少误判,力争将双方摩擦点转化为新的合作点,甚至是未来双方关系新的增长点。
第三,中美都是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要推进全球合作。中美作为全新性大国,在维护世界稳定和推进全球治理方面有着特殊责任,双方有必要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治理方面展开务实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粮食短缺、能源危机等全球性挑战。
“倘若美国和中国能够同心协力建设世界,那将是何等大的成就。”基辛格于《论中国》中提及的宏大愿景,或许将在新一轮“习奥会”中得到更为深刻的勾勒。(文/宋胜男)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刘国民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