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让我们聊聊正确的爱国“姿势”

2015-10-01 08:16:4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爱国并没有错,但在文明与法治的社会,作为独立个体发出的声音、做出的行为却应该有底线。

360桌面截图20151001082242.jpg

自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的消息传开后,国内舆论被点燃且在持续燃烧,“撤资不爱国”的指责和批判几成燎原之势。舆情汹汹之下,漩涡中的李嘉诚终于在国庆前夕给出正面回应,称自己并没有“撤资”,出售资产回报属于股东,并表态“倾注大量时间、心血,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看到李嘉诚的回应和表态,那些高喊“别让李嘉诚跑了”的人们,也可以“放心”了。从这份回应中可以知晓,李嘉诚非但没有跑,其旗下近两年在中国内地的店铺数量还大幅增加了八成,并且还表达了对深化改革的深刻理解和鼎力支持,并怀抱拳拳爱国赤子心……自此,一场“误会”可能就此消解。

但,这真是场简单的误会吗?联系近来频繁发生的、公众人物因爱国而躺枪的舆论大事件,也许会发现,愈发浓厚的道德绑架和话语暴力现象正在网络弥漫。“9.3”大阅兵范玮琪“晒娃”被网友群体攻击事件,中国游客在曼谷机场唱国歌事件……种种迹象表明,一些不辨对错、不论是非的道德批判和舆论讨伐,在爱国声浪的推波助澜中,正在伤及无辜。

虽然之前关于爱国的讨论从未间歇过,但正值国庆66周年的时间节点,联系李嘉诚撤资风波以及各式“躺枪”的荒诞,还是有必要谈谈正确的爱国“姿势”。

爱国并没有错,但在文明与法治的社会,作为独立个体发出的声音、做出的行为却应该有底线。厘清好边界、把握准底线,才能让自己爱国情怀的表达理性而不任性,热烈而不暴烈。

如何处理好边界和底线,法律自然是刚性标准。以抵制日货为名把U形锁砸向同胞的头颅,显然不会被法律所宽容。当然,这种暴戾上演毕竟不是常态。那么在网络道德绑架和舆论讨伐愈发常见的情境下,这种边界和底线的把握,恐怕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国民需要有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否则个人情绪很容易为环境左右、为情势席卷,极其容易出现盲从和群体性的话语暴力。

面对李嘉诚撤资传闻,有人大喊“别让他跑了”,而李嘉诚却将海外投资解释为与“一带一路”战略一致。同样的举动,换个角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局面。多些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别让李嘉诚跑了”的荒诞,也许就不会如此极致上演。

爱国绝非凌空虚蹈的口号,亦非简单粗暴的冲动意志。李嘉诚说,“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显然,在法治与文明的护佑下,历史不会开倒车碾压文明,这会是共识。只不过,透过李嘉诚撤资引发舆论讨伐等现象,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人与人更加便捷串联而形成的网络舆论场,民众表达爱国情感若不能站在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基础之上,道德绑架和斗争思维难免蔓延疯长。而这样的现象和思维,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无疑将会是种阻滞力量。

(时言平,媒体时评人,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