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生命很重要,找到车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思考:面对居无定所的民工,城市该如何包容他们?能不能给民工铺上一张“免费的床”?提出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反对。因为,眼下是市场经济,一切行为都需要在市场经济范围内运作。民工到城市务工,他们是来赚钱的,既然是赚钱的,从情理上来说,就应该是自己解决居住的问题。
但是,要知道的是我们不是一个温情的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说,他们的付出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但是,他们的付出也同时造福了社会。没有他们的出力流汗,就不可能有我们安居的高楼大厦,也不可能有我们飘香的饭桌。他们都背井离乡,他们都长途跋涉,他们都举目无亲。在这个城市,他们就是一批徘徊于城市美景边缘的群体。由于刚进入城市,他们所带的资金并不多,就会在住宿上出现困难,在立交桥下睡觉固然是不对的,但是更是无奈的。作为城市,有责任给他们铺上一张温暖的床。
责编:刘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