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一度使得俄罗斯和西方国家间的关系极度紧张,而最近的叙利亚局势更是为这一关系的恶化火上浇油。
目前,俄罗斯在叙利亚采取的行动不外乎是一种预防性的外交措施。这一行动的直接原因在于,一是他们不想看到另一场“阿拉伯之春”,二是美国政府受到国内总统大选的牵制。在阿拉伯之春中,俄罗斯失掉了一系列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而且目前动荡不安的埃及和利比亚短期内也很难与俄罗斯重修旧好。所以俄联邦政府希望采取一切措施避免西方国家全面控制叙利亚,保证阿拉伯地区还存在一个没有受到美国价值观渗透的国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西方不断试探俄罗斯的底线,在乌克兰危机中从西面、在叙利亚问题上从南面压迫俄的政治活动空间,俄罗斯再次被逼得采取了老办法来回击,即没有同其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商议,没有通知对象国政府,而是直接对叙利亚“伊斯兰国”进行轰炸。
笔者认为,目前西方国家和北约对俄行动的谴责忽略了以下几点:
第一,俄罗斯出兵叙利亚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巴沙尔政府,双方更多是在互相利用以增加己方的筹码。历史上,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一直同前苏联保持紧密联系,并以此来勒索西方,就如同冷战时期埃及的纳赛尔一样两面要价。对俄罗斯来讲,如果西方要求俄停止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那么俄罗斯可以以此为筹码索要其他的资源或优势,有可能要求欧盟和美国不要继续干涉乌克兰国内局势,或者是要求欧盟减弱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无论俄罗斯实际想要的是哪种筹码,其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都大大增加了自身在谈判中的分量。
第二,俄罗斯的行动对西方国家来讲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奥巴马原本就不想让美国陷入叙利亚问题的泥潭,所以美国可以借机摆脱这一地区(虽然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美国很难完全袖手旁观)。另一方面,欧盟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难民危机。虽然俄罗斯不可能会平白无故地帮助欧盟,不过目前的局势恰是欧盟在治标,俄罗斯在治本。如果俄罗斯在武力干涉的同时采取联合磋商的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那么若干年后各方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叙利亚,俄罗斯功不可没。
第三,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不可能继续升级为大国间的战争。有声音认为,俄罗斯正在重蹈在阿富汗的覆辙。可是,当今的局势同1979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当时存在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阵营,双方均争夺阿富汗的地缘政治优势,而如今在叙利亚,美俄的官方目标都是打击“伊斯兰国”,双方其实是在做同一件事;其次,当年苏联人为操纵了一场政变,而如今俄罗斯却在支持现任的叙利亚总统;此外,不能忽视目前俄国内经济下行,已无力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总之,目前的局势晦暗不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清各方背后的真正动因。不过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即俄罗斯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当前欧盟还在为难民危机疲于奔命,美国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明年的大选,俄罗斯恰好选择了这个时期打乱了各方的阵脚。
(马骏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研究实习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