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国大选临近,选战的火药味在两党初选中已相当炽烈。中国话题再次成为竞选者“大炮”们大肆发挥的招牌菜,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7位两党参选人在首次公开演讲时论及了中国议题,且几乎均为负面立场。美国《赫芬顿邮报》刊文称,美国大选期间,中国总是成为竞选者彰显强硬的靶子。
是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国“躺着中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中国进入美国人的“全球视野”以来,似乎中国话题或者中美关系都会成为候选人炮轰抨击的对象。
对华关系是美国的一项重要政治议题,中国被牵扯进美国大选其实不足为奇。比如,已退出竞选的美国威斯康辛州州长斯科特·沃克曾说出最为出格的话,叫嚣取消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又一位领跑共和党初选的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则扬言“他们(美国公众)没有工作,是因为没有就业机会,因为中国得到了我们的就业机会,我会把就业岗位从中国带回来”。
而作为两党各自目前的最重量级参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杰布·布什在中国事务上也动作频出。虽然前者在6月13日首次演讲中只称中国为“需要应对的新兴力量”,后者甚至在参选演说中绕开了中国,但两人在随后却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示强:希拉里攻击中国盗取商业机密、国防合同图纸、大量政府信息等;杰布则在接受专访时矛盾地承认了中美经贸利益的重要性,又强调了中国是美国的国家“威胁”。
毫无疑问,热炒中国事务已成为2016年选举周期中两党政治人物在大选年树立“美国硬汉”形象的策略之一,而这种选举政治的由来显然不是偶然的。中国议题在美国选举政治中的存在已渐成必然趋势。这种必然性的一个原因是,从长期观察,当今的中美关系对两国、区域乃至全球而言都至关重要,如何理顺中美关系一定是长期考验决策者的核心外事议题。加之,选战期间两党的舆论背景结构以及参选人涉华标签等因素共同将中国议题推向了前台,增加着中国议题的曝光度。
对中国议题的热炒对中美关系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低估,首先,严重侵蚀着作为两国关系稳步健康发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坚定基础。其次,对两国民众来说会因为对国际事务了解相对有限而降低对彼此的好感。据盖洛普的民调数据,2008年以后认定中国为美国当今最大威胁的受访者比例持续上升,从2008年的18%上升至2012年的23%。与此同时,美国选举中的中国议题炒作也会累积中国公众负面甚至具有敌意的美国印象,加深对美国的怀疑。
所以,面对选举政治的负面批判,中国亟待将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真实意图展现在美国公众面前,有效传递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意愿,强化人文交流、城市交往、议会交流等中美互动,加大力度对美开展公共外交。特别应当强化中美两国青年之间的广泛交流,以防止美国政治人物以消极的对华立场塑造青年选民,将可能为中美关系未来纵深发展埋下重大民意隐患的几率降至最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相信这种“增信释疑”塑造的良好形象将会有效超越选举周期的消极影响。(文/宋胜男)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宋胜男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