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角解读中英关系新定位

2015-10-26 06:50:50来源:海外网
字号:

20151021100707425.jpg

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英将共同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日,中英在伦敦发表《联合宣言》,再次明确了这一说法,其中“全球”一词出现11次。这表明,“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中英关系的新定位,这也是“全球”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与其它国家伙伴关系的定语中。

目前,中国与70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类伙伴关系,不同的称谓背后包含了双方对现有关系水平的界定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共识。比如,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法是“紧密持久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今年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习主席访英如何对中英关系进行定位,早已引发各方想象。

笔者理解,“全球伙伴关系”(global partner)的提法是英方的倡议。今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题目即是“21世纪中英全球伙伴关系。”近年笔者接触到的一些英国政府官员和智库学者也多指出,中英关系不应限于经贸和投资,而应加强全球层面的合作,这样才能体现出双边关系的“战略性”。

另一个需要指出的背景是,英国一直自视为“全球大国”(global power),也始终从全球视野看待和处理国际问题。英国曾作为超级大国统治世界100多年, “帝国遗产”使英国的利益遍及全球,如大量英国公民生活在英伦三岛之外,英国企业也在世界各地投资。当前,英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受到较大威胁,最直接的风险源就包括“伊斯兰国”的恐怖威胁、极端主义思想对英国社会的冲击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英国迫切需要与国际影响力日增的中国开展合作。而且,经历过霸权交接的英国更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英国“全球伙伴关系”的提法得到中方的认可。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国家利益”的范畴也在扩大,中国企业广泛走出去导致我们有更多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全球大国也需要贡献更多公共产品。因此,中国看待国际形势与处理国际事务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英国这样有经验、有影响力的战略伙伴的支持。比如,英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等有传统的影响力,可成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最佳拍档之一。

当然,这种全球层面合作也蕴含巨大商机。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在8月访华时即表示,英中正讨论在第三方市场开展产能合作,如在能源领域,英中可以携手在非洲开展投资,既能促进非洲发展,也能为两国带来商业利益。此次中英《联合宣言》中提到,“双方对开展三方合作持开放态度……支持两国企业将中方产能和装备制造与英方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开展合作。”

中英都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早已在全球事务中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如南苏丹和平进程、伊朗核问题、抗击埃博拉病毒等。未来深化合作可同时在双边和多边层面进行。双边层面主要是两国领导人和政府部门加强对国际和地区热点议题的对话、磋商。此次习主席与卡梅伦在首相府和契克斯乡间别墅两度就国际形势深入交换意见,即为一例。在机制上,《联合宣言》中也提出,中英同意建立高级别安全对话机制,就防扩散、打击有组织犯罪、打击网络犯罪和非法移民等安全议题加强交流合作。

至于多边合作的空间则更大。笔者认为,以下三个平台的合作尤为重要。一是以联合国为平台,就国际维和、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等开展合作。二是以G20为平台,推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构建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三是以“亚投行”为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如中英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一带一路”项目的风险评估等。加强合作不意味着双方对所有国际问题都持有相同看法,在应对乌克兰、叙利亚危机上,中英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是正常的。习主席指出,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关键是加强磋商,凝聚共识。

“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定位表明中英已将两国关系放入更为宏观的全球格局中去考量和经营,这必将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创新带来有益经验,从而产生重要的全球性影响。

(曲兵,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