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的“得寸”与自贸协定的“进尺”

2015-11-02 06:37:0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站在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日韩三国不仅要通过自贸协定实现共同利益的短期“得寸进尺”,而且也会为中期的“得尺进丈”与长期的“得丈进里”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中日韩自贸区

11月1日,中国总理李克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及韩国总统朴槿惠在第六届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会面,讨论涉及区域利益的多个问题。至少,如何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问题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规定动作”。

按照国际产业转移的雁型模式,中日韩三国之间曾经发生过两轮大规模产业转移,先是日本向韩国的产业转移,后来是日本和韩国几乎同时又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这三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发展历程至少可以用“得寸”来形容。目前,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出口、进口市场,韩国是我第三大进口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出口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在中国的贸易伙伴排名中,日本则占第五位;至于韩日贸易,2014年日本是韩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不难看出,中日韩经贸关系在近年的发展“得寸”有余。现阶段,我们不仅看到中日韩之间经贸关系取得多几“寸”的发展,也看到三个国家各自在搭建自贸区网络过程中也多有“寸进”,而且更期盼着三方能够坐下来谈一谈,追求在中日韩自贸协定这个问题上早日共同“进尺”。

然而,如今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却缺少一个像模像样的自由贸易制度安排,在国际经济关系发展过程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更多在唱“独角戏”,而不是同台戏。目前来看,唱独角戏对中日韩三国来说拖累已现。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下降11%,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9.5%和12.3%。中国与韩国贸易同比下降6.2%,其中,进口下降9.5%,出口也仅增长0.2%。相比之下,韩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出现下降更早。据韩国海关统计,2014年韩国对日出口下降7%,从日进口下降10.4%,这也是韩日两国贸易连续第三年下滑。由此看来,中日韩三国如果再不抓紧搭建贸易制度平台,三国之间的贸易引擎早晚会冷却。

迄今为止,中日韩三国都十分重视加强自身自贸区网络建设。中国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份自贸协定,韩国也至少与47个国家保持着自由贸易关系,而日本除了与东盟之间的10+1自贸协定外,还与美国等12个国家就建立TPP达成共识。不难看出,在推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方面,中日韩三国近些年来都“得寸”颇多。但令人遗憾的是,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邻国之间的区域合作安排不同,中日韩三国的这些“得寸”恰恰有些舍近求远。从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角度来看,中日韩三国要想“进尺”,就必须早日签署并实施中日韩自贸协定。

中日韩自贸协定的早日签署有助于夯实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基础,不仅对中、韩两国构成利好,对日本也是利好。前段时间,日本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问题上之所以表现得东张西望,说白了就是日本方面对TPP太“入戏”。就在日本东张西望之际,中韩自贸协定与2015年6月1日正式签署,对于日本来说自然会带来压力。相比之下,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市场,日本曾经从中国市场获得许多发展机会,而未来中国市场的成长空间更为巨大。相信日本也不愿求远舍近,而是想“远近通吃”。对此,日本国内很多人看得一清二楚,一些日本政客为了一己私利也只是装看不见。

客观来看,韩国与日本的产业结构类似。例如,钢铁工业,日本有新日铁,而韩国有浦项制铁;家电工业,日本有松下和日立,韩国有三星和LG;汽车工业,日本有丰田,韩国有现代。近些年来,韩日两国在制造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越来越小。在中韩自贸协定业已签署并且很快就要生效的情况下,如果中日韩自贸协定长时间拖下去,对中韩影响倒不大,但对日本的相关产业而言,拖一天不仅仅是在中国多耽误一天的生意,而且也多一分被韩国同行“先下手为强”的风险。

无论是从中日韩三国以往的经贸合作发展节奏来看,还是从近些年来中日韩三国扩张自由贸易网络的步伐来看,三个国家尽管各自“得寸”颇多,但如果要真正实现一个“进尺”的程度,还依赖于早日签署并实施中日韩三方的自由贸易协定。站在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角度来看,中日韩三国不仅要通过自贸协定实现共同利益的短期“得寸进尺”,而且也会为中期的“得尺进丈”与长期的“得丈进里”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