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曾经最强反坦克炮为何退役:被一武器取代

2015-11-12 13:43:15来源:综合 分享:
字号:
摘要:因具有的强悍火力,而且外形很像二战时期德国的费迪南重型坦克歼击车,因而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被很多网友亲切的称呼为“东方费迪南”。随着解放军陆军合成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进步,89式自行反坦克炮在进入新世纪以后显得有些鸡肋。

  毫无疑问,仅依靠步兵师下属的牵引式滑膛炮,并不能足以对抗拥有强大机动能力的苏联装甲部队,解放军急需一种机动能力强,威力更大,直射射程更远的重型反坦克火器,配备给刚刚组建的集团军炮兵旅,作为军属的反坦克预备队。

  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国产主战坦克的火炮技术方案转为使用105毫米线膛炮,进而使用125毫米滑膛炮的路线。原来为二代主战坦克配套研制的120毫米大口径滑膛炮一度因为没有坦克可装备而面临下马。1986年军队决定采用国产120毫米滑膛炮和83式152毫米自行榴弹炮底盘相结合,研制一种大口径自行反坦克炮,作为我军90年代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因为都采用成熟技术,火炮研制非常顺利,1987年定型,1988年小规模装备部队试用,同时被选为8910工程,即建国40周年大阅兵的阅兵装备。

  进入90年代以后,89式自行反坦克炮陆续装备北方的16、39、26等集团军的炮兵旅,每个炮兵旅下辖一个反坦克营,装备18门89式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这几个反坦克营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威力的反坦克分队,因为89式自行反坦克炮拥有两个独门必杀技,作战性能远超当时各国最好的主战坦克。一是射速快,该炮从发现目标到完成射击的时间不超过12秒,采用半自动装填机,能够完成3发/20秒、5发/30秒的急促射击,一分钟内的持续射速可达8发以上,可以在三分钟内向二千多米外喷射22发穿甲弹,18门炮的反坦克营如使用预设阵地,那么在三分钟内可向目标发射近400发穿甲弹,足以瘫痪一个坦克团的进攻。

  第二个必杀技是穿甲能力,89式反坦克炮采用高膛压火炮技术,药师容积几乎超过西方同口径坦克炮的三分之一,拥有极大的炮口动能,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对150毫米/68度均质甲板的有效穿透距离超过了3000米,千米立靶密集度公算偏差不大于0.26米X0.26米。可在2500米的直射距离上打穿90年代世界任何主战坦克,包括当时美军最新的M-1A1/A2重型坦克。

责编:宋胜男

您看完此新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