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权”岂能是“换手抠背”的工具

2015-11-17 13:49:55来源:海外网 分享:
字号:
摘要:公权本姓公,绝不容许有半点私人恩怨夹杂其中。

谈话间,张某又提出其女儿张某(乙)没有工作,想一并安排进陆丰市人社局工作,陈某同意。几天后,陈慧敏碰到张某,提出要安排他儿子王某到陆丰市财政局工作。之后,她还帮助一名亲属黄某安排了工作。(2015年11月17日新华网)

在上司提出让下属为老上级亲属安排子女工作的时候,广东省陆丰市财政局官员见缝插针的提出要为自己的女儿安排工作,几天之后,该市人社局官员又向财政局官员提出要为自己的儿子安排工作,就这样,三人分别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满足了别人的要求后,又达到了自己的个人目的,实现了“三赢”。

在农村由于劳动力不够,农户与农户之间习惯于相互帮忙,组成互助组,既解决了别人劳动力不够的问题,又克服了个人力量单薄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种做法之所以被人们认可并推崇,根本原因还是彼此投入和收获的都是个人力量,没有沾公家的光。在广东省陆丰市,上司有求于己,碍于情面与不好不办,光给他人办自己又于心不甘,于是又给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既满足了自己个人的目的,也释怀了自己心中的不甘。其手法和农村互助组的做法如出一辙,但最终结局却是大相径庭。主要原因还是这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上演“换手抠背”的闹剧,其实就是把权力私有化的表现。错误的把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当成了个人的私有工具,忘记了权力的性质是用来服务人民的,南辕北辙,其结果也是咎由自取。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相同规律,总结并运用这些规律的确能够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运用这些规律必须是在同样的条件下,规律才能发挥正常作用。报道中的这几位官员自以为巧妙的运用了人们传说中的“换手抠背”的做法不会出事,但却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已经违背了党纪国法的要求,不是在总结运用,而是在投机取巧。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硬生生的联系在一起,其结果肯定也就不能巧夺天工。

公权本姓公,绝不容许有半点私人恩怨夹杂其中。陆丰市的几位官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狼狈为奸、坑壑一气,把公权当成私人利器,把相互之间的关系当做了满足私欲的通道。权力不能私用、滥用,相信这几位官员早就应该耳熟能详;对于别人滥用权力不但不能简单的盲从和跟风,敢于制止这种歪风邪气才是党员干部老实做人的真谛相信这几位官员也应该是再清楚不过了。但在面对上司提出无理要求时,下属马上见缝插针的搭上带头;当对方提出要给自己的女儿安排工作时,自己要马上追加给自己儿子安排工作的筹码。如此斑斑劣迹,不但暴露了这几位官员党性的不纯洁和权力观的卑劣,还折射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只是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而已。面对别人犯错误,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还参与其中,企图能够分得一杯羹,但结果却是同如牢笼,都没有好果子吃。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是非不分,侥幸心理、从众心态严重,总以为看见别人都在干自己也去干就不应该出事,总以为干的人多了就会法不责众,但却殊不知,党纪国法绝不是稻草人纸老虎,不论是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触犯了法纪,擅越了雷池,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文/胡匆聪)

责编:牛宁

您看完此新闻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